《元史•列传卷九十•方技(工艺附)》李杲传

2024-8-29 16:30| 发布者: 启疾光| 查看: 155| 评论: 0

摘要: 李杲(1180 – 1251年),字明之,号东垣。学医于“易水派”创始人“洁古老人”张元素,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形成独具一格的脾胃内伤学说。是中医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是“脾胃学说”的创始人 ...

【提要】

本文选自《元史》卷二百零三、列传卷九十《方技(工艺附)》。中国“二十四史”之一的元史是宋濂(1310-1381年)、王袆(1321-1373年)遵照皇帝朱元璋的诏令主持编修,成书于1370年。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是系统记载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李杲(1180 – 1251),字明之,号东垣。他族世居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在汉初称为东垣县,因此他取了这个古地名作为自己的号,后人多尊称为“东垣老人”。 李杲家世代富足,先跟王从之翰林学习《论语》、《孟子》,跟冯叔献翰林学习《春秋》。因母“王氏寝疾,命里中数医拯之。温凉寒热,其说异同;百药备尝,以水济水,竟莫知为何证而毙。君痛悼不知医而失其亲,有愿曰:‘若遇良医,当力学以志吾过!’(《医史·卷五·东垣老人传》)”于是学医于“易水派”创始人“洁古老人”张元素,尽得其传而又独有发挥,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脾胃内伤学说。是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 李杲虽非易水学派之起始人,然创见颇多、著述甚丰,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东垣试效方》《活法机要》等。

  

原文

李杲,字明之,镇人也,世以赀雄乡里。杲幼岁好医药,时易人张元素以医名燕赵间,杲捐千金从之学,不数年,尽传其业。家既富厚,无事于技,操有余以自重,人不敢以医名之。大夫士或病其资性高謇,少所降屈,非危急之疾,不敢谒也。其学于伤寒、痈疽、眼目病为尤长。

北京人王善甫,为京兆酒官,病小便不利,目睛凸出,腹胀如鼓,膝以上坚硬欲裂,饮食且不下,甘淡渗泄之药皆不效。杲谓众医曰:“疾深矣。《内经》 有之:膀胱者,津液之府,必气化乃出焉。今用渗泄之剂而病益甚者,是气不化也。启子云: '无阳者阴无以生,无阴者阳无以化。'甘淡渗泄皆阳药,独阳无阴,其欲化得乎?"明日,以群阴之剂投,不再服而愈。

西台掾萧君瑞,二月中病伤寒发热,医以白虎汤投之,病者面如墨,本证不复见,脉沉细,小便不禁。杲初不知用何药,及诊之,日:“此立夏前误用白虎汤之过。白虎汤大寒,非行经之药,止能寒腑藏,不善用之,则伤寒本病隐曲于经络之间。或更以大热之药救之,以苦阴邪,则他证必起,非所以救白虎也。有温药之升阳行经者,吾用之。”有难者日: "白虎大寒,非大热何以救,君之治奈何?”杲日:“病隐于经络间,阳不升则经不行,经行而本证见矣。本证又何难焉。”果如其言而愈。

魏邦彦之妻,目翳暴生,从下而上,其色绿,肿痛不可忍。杲云:“翳从下而上,病从阳明来也。绿非五色之正,殆肺与肾合而为病邪。" 乃泻肺肾之邪,而以入阳明之药为之使。既效矣,而他日病复作者三,其所从来之经,与翳色各异。乃日: "诸脉皆属于目,脉病则目从之。此必经络不调,经不调,则目病未已也。”问之果然因如所论而治之,疾遂不作。

冯叔献之侄栎,年十五六,病伤寒,目赤而顿渴,脉七八至,医欲以承气汤下之,已煮药,而杲适从外来,冯告之故。杲切脉,大骇曰:”几杀此儿。《内经》 有言: '在脉 ,诸数为热,诸迟为寒。'今脉八九至,是热极也。而《会要大论》云:‘病有 脉从而病反者何也?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此传而为阴证矣。令持姜、附来,吾当以热因寒用法处之。”药未就而病者爪甲变,顿服者八两, 汗寻出而愈。

陕帅郭巨济病偏枯,二指著足底不能伸,杲以长针刺鹘中,深至骨而不知痛,出血一二升,其色如墨,又且谬刺乏。如此者六七服药三月,病良已。

裴择之妻病寒热,月事不至者数年,已喘嗽矣。医者率以蛤蚧、桂、附之药投之,杲日: "不然,夫病阴为阳所搏,温剂太过,故无益而反害。投以寒血之药,则经行矣。”已而果然。

杲之设施多类此。当时之人,皆以神医目之。所著书,今多传于世云。

  

译文

李杲,字明之,真定人,他家世辈都是因富有资财而雄霸当地。他小时候都钻医好药,当时河北易州(现易水县)人张元素以医术高超而闻名天下,他捐献了很多钱物去拜他为师。几年以后,他就全部掌握了张元素的医术。李杲因家中很富足,用不着以医技谋生,又加上他看重自己的品行操守,们也不敢把他叫作医生。那些有身份的或者当官的,很多苦恼于他天资性情清高孤傲,很少会降贵屈尊为人治病,就是那些士大夫得了病,如果不是非常危急、迫不得已,通常也不敢请他来诊治。他在医学上尤其擅长伤寒、痈疽、眼病方面。

北京人王善甫,是京都的酒官,得了小便不通的病,眼珠子凸出,肚皮胀大得象鼓一样,膝盖以上的皮肉坚硬得象要裂开一样,不能吃不能喝。其他的医生们用了甘淡渗泄的利尿药也没有见效。李东垣对那些医生说:“这个病很深沉了啊。《内经》有言:膀胱是津液之府,必须得气化才能排泄小便。现在用了渗泄小便的药剂,病反而加重了,那是因为气不化的原因。启玄子说:‘没有阳的,阴无法生;没有阴的,阳无法化。’甘淡渗泄的药都是阳药,只有阳没有阴,阳又怎么能化呢?”第二天,李东垣用了阴药给病人服用,结果只服了一剂药,病就好了。

西台掾的萧君瑞,二月中得了伤寒发热,医生给他开了“白虎汤”,结果病人的面色变得墨一样的黑,原来的证状看不到了,脉象沉细,小便失禁。李东垣开初不知道医生用的什么药,等到诊断以后,便说:“这是在立夏前误用白虎汤造成的错误。白虎汤大寒大凉,不是行经气的药,只能寒腑藏之气,如果不善于运用,就会使伤寒本病隐伏在经络之间。有的人又用大热之药去补救,就伤阴气,又会变生出其他病症来,这不是补救白虎汤的办法。我要用,就用升阳气、行经气的温药。”有人诘难他说:“白虎汤是大寒之剂,不用大热药怎么能补救,你那样治怎么行?”李东垣说:“病隐伏在经络之间,阳气不升经气就不行,经气行以后本证又会显现出来了。本证又有什么难治的呢?”后来果然象李东垣说的那样把病治好了。

魏邦彦的妻子,突然间眼睛里长翳子,从下而上的长,颜色是绿的,肿痛得无法忍耐。李东垣说:“翳子从下而上的长,可知病是从阳明经来的。绿色不是五色中的正色,那是肺与肾共同生病而起的邪气。”于是就泻肺、肾的邪气,并用入阳明经的药作为佐使药。服药后本来已经见效了,后来病又复发了三次,并且随着邪气所来的经脉不同而翳子的颜色也各不相同。李东垣便说:“各条经脉都属于眼目,经脉有病则眼目相随。这一定是经络不调,()经不调,则眼目之病好不了。”一问之下,果然是那样。于是象李东垣所说的那样去治疗,病就不再发作了。 

冯叔献的侄儿冯栎,年纪才十五六岁,得了伤寒病,眼睛发红而突发性的口渴,脉搏每息达到七八至。有个医生要用“承气汤”施行下法,已经煮了药,刚好碰到李东垣从外面来,冯家就把情况告诉了他。李东垣切脉后吓了一大跳,说道:“这个娃娃差点被杀了。《内经》有言:‘脉搏的次数,快急都是热的表现,迟缓都是寒的表现。’现在脉来八九至,是热到极点的现象。而《会要大论》说:‘有的病,脉象与病相吻合,而病却向反方向发展,是怎么回事呢?脉的至数与病相吻合,但手按在脉上没有鼓荡的力量,且所有阳经的经气都这样。’如果这样,病就已经传变而成为阴证了。叫人拿干姜、附片来,我要用‘热因寒用法’来治疗。”药还没有准备好,病人的爪甲就变了色(显出寒证),立刻服了八两药,一会儿出了汗病就好了。

陕帅郭巨济得了偏瘫的病,两个脚指头贴在足底不能伸直。李东垣用长针刺他的委中穴,一直深刺到骨头都不知道痛,出了一二升血,颜色象墨一样黑,并且又用“谬刺”的手法(刺络脉,左痛刺右,右痛刺左)针刺。这样刺了六七次,服了三个月的药,病就完全好了。

裴择的妻子得了寒热病,月经不来已经有几年了,并且已经出现了喘嗽的症状。别的医生都给她服蛤蚧、肉桂、附子之类的热药。李东垣说:“不是这样的。她的病在阴份而与阳气相搏,温热药使用过份了,因此没有益处反而有害。给她服凉血的药,月经就会来了。”后来果然是那样治好了。

宣德的侯经略,他的妻子得了崩漏病,医生们都治不好。李东垣切了她的脉,用纸把她的症状一条一条的写下来,多到四十多种。给她服药后,第二天就减少了二十四种。前后服了五六天的药,病就好了。侯经略给了李东垣很丰厚的报酬以示感谢。

李东垣治病的情况大都象这个样子。当时的人都把他看成神医。他所著的医书,也在世间得到广泛的流传。


声明:“提要”及“译文”为启疾光综合现有文献而作,转载须注明出自启疾光网,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