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

2020-1-3 20:39| 发布者: 中医天地| 查看: 6111| 评论: 0|来自: 中华医学会

摘要: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 自"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发布以来,心力衰竭(心衰)的诊疗、预防及综合管理等相关领域有不少新进展,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 ...


六、洋地黄类药物

洋地黄类药物通过抑制Na+/K+-ATP酶,产生正性肌力作用,增强副交感神经活性,减慢房室传导。研究显示使用地高辛可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和运动耐量[71]。荟萃分析显示心衰患者长期使用地高辛对死亡率的影响是中性的,但降低住院风险[72]ARISTOTLE研究[73]显示房颤患者服用地高辛后,死亡风险与血清地高辛浓度独立相关,浓度≥1.2 μg/L患者的死亡风险最高,无论是否伴心衰,启动地高辛治疗与房颤患者的死亡率独立相关。

1.适应证

应用利尿剂、ACEI/ARB/ARNI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仍持续有症状的HFrEF患者(aB)。

2.禁忌证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2)心肌梗死急性期(<24 h),尤其是有进行性心肌缺血者;(3)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或心房扑动;(4)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3.应用方法

地高辛0.125~0.25 mg/d,老年、肾功能受损者、低体重患者可0.125 mg1/d或隔天1次,应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建议维持在0.5~0.9 μg/L

4.不良反应

1)心律失常:最常见为室性早搏,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伴有传导阻滞是洋地黄中毒的特征性表现;(2)胃肠道症状;(3)神经精神症状(视觉异常、定向力障碍)。不良反应常出现于地高辛血药浓度>2.0 μg/L时,也见于地高辛血药浓度较低时,如合并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心肌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

七、中医中药治疗

一项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由23个中心参加,随机选取512例患者,研究共12周,以NT-proBNP水平下降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在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芪苈强心胶囊,比较对照组可显著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NT-proBNP水平,改善次要评价指标,即NYHA心功能分级、心血管复合终点事件(死亡、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因心衰入院、心衰恶化需要静脉用药、心衰恶化患者放弃治疗)6 min步行距离以及明尼苏达生活质量[74]。期待开展以病死率为主要终点的研究,以提供令人信服的临床证据。中西医结合治疗需注意潜在的中西药间相互作用导致的不良反应。

八、其他药物

1.血管扩张药

对于无法使用ACEI/ARB/ARNI的有症状HFrEF患者,合用硝酸酯与肼屈嗪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症状。

2.能量代谢

    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在心衰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有研究显示使用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如曲美他嗪、辅酶Q10、辅酶、左卡尼汀、磷酸肌酸等可以改善患者症状和心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但对远期预后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75,76,77]

    九、慢性HFrEF的治疗流程

    对初诊HFrEF患者的治疗流程见2。(1)对所有新诊断的HFrEF患者应尽早使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有淤血症状和/或体征的心衰患者应先使用利尿剂以减轻液体潴留。先用β受体阻滞剂和先用ACEI/ARB并无区别[78]。当患者处于淤血状态时,ACEI/ARB耐受性更好;若患者无明显水肿而静息心率比较快时,β受体阻滞剂耐受性会更好。部分HFrEF患者可同时给予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和ACEI/ARB。两药合用后可交替和逐步增加剂量,分别达到各自的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2)患者接受上述治疗后应进行临床评估,根据相应的临床情况选择以下治疗:若仍有症状,eGFR≥30 ml·min-1·1.73 m-2、血钾<5.0 mmol/L,推荐加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若仍有症状,血压能耐受,建议用ARNI代替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已达到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窦性心率≥70/minLVEF≤35%,可考虑加用伊伐布雷定;若符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ous therapy,CRT/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的适应证,应予推荐。以上治疗方法可联合使用,不分先后。(3)若患者仍持续有症状。可考虑加用地高辛。(4)经以上治疗后病情进展至终末期心衰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心脏移植、姑息治疗、左心室辅助装置的治疗。优化药物过程中应根据用药指征(8)合理选择药物及起始剂量,逐渐滴定至各自的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以使患者最大获益,治疗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症状、体征、肾功能和电解质等。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


慢性HFrEF患者的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治疗

    心衰患者的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治疗主要包括2项内容:(1CRT,用于纠正心衰患者的心脏失同步以改善心衰;(2ICD治疗,用于心衰患者心脏性猝死的一级或二级预防。

一、CRT

1.适应证

充分的证据表明,心衰患者在药物优化治疗至少3个月后仍存在以下情况应该进行CRT治疗,以改善症状及降低病死率[79,80]:(1)窦性心律,QRS时限≥150 ms,左束支传导阻滞(left bundle branch block,LBBB)LVEF≤35%的症状性心衰患者(,A);(2)窦性心律,QRS时限≥150 ms,非LBBBLVEF≤35%的症状性心衰患者(aB);(3)窦性心律,QRS时限130~149 ms,LBBBLVEF≤35%的症状性心衰患者(,B);(4)窦性心律,130 ms≤QRS时限<150 ms,LBBBLVEF≤35%的症状性心衰患者(bB);(5)需要高比例(>40%)心室起搏的HFrEF患者(,A);(6)对于QRS时限≥130 msLVEF≤35%的房颤患者,如果心室率难控制,为确保双心室起搏可行房室结消融(a,B);(7)已植入起搏器或ICDHFrEF患者,心功能恶化伴高比例右心室起搏,可考虑升级到CRTb,B)。

2CRT方法选择

1)双心室起搏:是纠正室间及室内不同步的经典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房室间期正常的LBBB患者,进行优化的单左心室起搏,可能提高CRT应答率。此外,有研究显示左心室多部位起搏较左心室单部位起搏临床效果更好,尤其适用于常规双心室起搏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者[81]。(2)希氏束起搏(His bundle pacing,HBP):如果通过HBP能成功纠正希氏浦肯野系统传导病变(尤其是LBBB),理论上比双心室起搏更符合生理性[82]。随着植入工具的改进,大大提高了HBP的成功率,拓展了HBP的应用,主要适合以下患者[83,84,85]左心室导线植入失败患者;②CRT术后无应答患者;药物控制心室率不理想的房颤伴心衰,且经导管消融失败或不适合房颤消融,需要房室结消融控制心室率的患者;慢性房颤伴心衰,需要高比例心室起搏(>40%)的患者。HBP尚处于起步阶段,需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其近期及远期疗效,尤其是对生存率的影响。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