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咏老见示1 【唐】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2,老去有谁怜3。 身瘦带频减4,发稀冠自偏5。 废书缘惜眼6,多灸为随年7。 经事还谙事8,阅人如阅川9。 细思皆幸矣10,下此便翛然11。 莫道桑榆晚12,为霞尚满天13。
【注释】 1.酬乐天:作诗酬答白居易。 2.顾:念,指考虑。 3.怜:怜惜,爱惜。 4.带:腰带。频减:多次缩紧。 5.冠:帽子。 6.废书:丢下书本,指不看书。 7.灸(jiǔ):艾灸,在穴位燃艾灼之。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随年:适应身老体衰的需要,这里指延长寿命。 8.谙(ān):熟悉。 9.“阅人”句:意谓阅历人生如同积水成川一样。语出陆机《叹逝赋》:“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阅人而为世,人冉冉而行暮。”阅,经历。 10.幸:幸运,引申为优点。 11.下此:指改变对衰老的忧虑心情。下,攻下,等于说“解决”、“领悟”。此,指“顾老”,对衰老的忧虑和担心。翛(xiāo)然:自由自在,心情畅快的样子。 12.桑榆:指桑、榆二星。太阳下到桑榆二星之间,天色便晚了,喻人至晚年。曹植《赠白马王彪》:“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13.霞:霞光,这里指晚霞。
【译文】 人谁不顾虑要衰老,老了又有谁来对他表示爱怜?身体渐瘦衣带越来越要收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会自己偏斜到一边。 书卷搁置起来不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接触了解的人越多观察起来更加一目了然。 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文和柳宗元齐名,人称“刘柳”;诗与与白居易唱和,并称“刘白”,而他俩与韦应物合称“三杰”。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注:检校[jiǎn jiào]:唐中前期,加“检校”官职虽然不是正式拜授,相当于“代理”官职,但有权行使该职权。唐中后期,“检校”官职均为散官或加官,不具有实权,主要表达深受恩宠。安史之乱后,“检校”官职盛行,使用范围扩大,连节度使的幕府参谋都采用“检校”官职。)。世称“刘宾客”。此诗正是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六十四岁的刘禹锡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分司东都洛阳时所写。他的同龄人、好友白居易以同样的身份此时已留居洛阳三年。白居易《咏老赠梦得》一诗中表现出了对衰老的一种消极悲观情绪:“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刘禹锡便写了这首劝答诗。 此诗前六句承接白居易的原唱,表示对白居易的关于“老”的看法颇有同感。一二句写“顾老”是人之常情,人们谁都顾虑衰老,老了就没有人怜惜。接着四句进一步交代了“顾老”的原因,诗人用形象的语言作了描绘:因为衰老,身体一天天消瘦,腰带要不断地紧缩,头发渐渐稀疏,帽子就自然要偏斜。书卷废置不看,是为了保护眼睛;经常用艾灸,是为了延年益寿。 “经事”四句从另一个方面谈了对“老”的看法,是针对白居易的“伤老”而言。刘禹锡认为,老固然有老的短处,但是老也有老的长处。老的短处是体衰多病,“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老的长处是阅历丰富,“经历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年岁大了,经历的事多了,了解的事理也多,看见过的人多了,阅历也就更加深广。仔细想起来,这也是一件幸事。所以诗人吟道:“下此便翛然。”诗人劝慰他的朋友对待衰老不要过多的忧虑,只要正确对待,便可翛然自乐。 最后两句是全诗点睛之笔,意境优美。气势豪放,大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概。诗人面对衰老,不消极,不悲观,要用有生之年撒出满天的红霞。这两句诗既是诗人的内心世界的自我剖白,又是对老朋友白居易的宽慰和鼓励。 这首诗前后两段一反一正,转折自然,很有辩证的观点和说服力量。最后两句尤为精辟,实为警策之语,后人多以此自勉自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