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身不遂,亦作“半身不随”,又名“偏枯”; 原为医学病症名,指半边身体不能随意转动或半边肢体瘫痪,亦即偏瘫,通常为中风后遗症。作为成语,有时比喻诗文部分好,部分不好,不够匀称。遂:通“随”,顺从。典出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有“方祖”、“医圣”之称的“建安三神医”之一的东汉张机(字仲景),著我国现存最早的临床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之杂病部分专著《金匮要略》中的《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开篇是有上言,是对“中风”的总论。意为:凡属中风病,应当具有半身不遂的特征。有的病人只出现一侧手臂不能随意活动,这是属于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形成的痹证,不属中风。若寸口见到微而数的脉象,则多属中风病。因为脉微主正虚,脉数主邪盛,而中风则多由正虚邪实所引起的。 本条是论述中风的脉证与痹证的区别。中风与痹证是两种症状、病因病机各不相同的疾病。中风多由内伤肝肾阴虚、肝阳亢逆化风所致,发病多急重,突发性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謇涩,重者神志不清等;痹证则属外感风寒湿邪,发病较缓慢,则以四肢关节疼痛、麻木、或活动不利,但神志无妨碍为特征。对此,有医家释言: 《子恒试注》:患中风病,常出现半侧身体不能随意活动,即偏瘫。有的人病情较轻,只是肩臂活动不利。中风的病机是气血大虚,因虚致瘀,痰湿瘀血痹阻血脉所致。脉微而数,微主气不足,数脉是血虚风动之像,故说中风使然。 清·尤怡《金匮要略心典》:风彻于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闭于一处,故但臂不遂。以此见风重而痹轻,风动而痹着也。风从虚入,故脉微,风发而成热,故脉数。曰中风使然者,谓痹病亦是风病,但以在阳者则为风,而在阴者则为痹耳。 清·吴谦《医宗金鉴》:风病,《内经》论之详矣。但往往与痹合论,后人惑之,故仲景复言之曰: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即经所谓偏枯也;或但两臂不遂者,非中风也,即痹病也。盖痹为阴病,脉多沉涩,风为阳病,脉多浮缓,今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其脉微者,正气虚也,数者,邪气胜也。故病中风之人,因虚而召风者,未有不见微弱之脉者也;因热而生风者,未有不见数急之脉者也。 关于“中风”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续言:“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诞。”用现代白话是说: 寸口出现浮紧脉,其脉紧则反映有寒邪,其浮脉则反映络脉中血液空虚,体内络脉血液空虚与外来的寒邪相合,则首先使寒邪停留于皮肤。由于络脉血液空虚。正气不足以抗邪外出,则外邪深入于人体而不外出,有时侵袭人体的左侧,有时侵袭人体的右侧,病邪侵犯的一侧肢体经脉,往往因受到邪气的损伤而变弛缓,相反,未受病邪侵袭的一侧肢体的经脉反而显得拘急。健侧牵引病侧,则可引起口眼歪斜,失去正常的运动功能。 假使右侧经脉受伤,则口眼歪向左侧;反之,左侧经脉受伤,则口眼歪向右侧。络脉与经脉,络脉浅而经脉深,病邪侵犯络脉,肌肤失于营卫之气的濡养,则可出现肌肤麻木不仁;病邪深入经脉,肢体失于气血的充养则可引起肢体沉重无力,不能随意运动。若病邪进一步深传到脏腑,影响心神,则可出现神昏,舌謇难言,口吐涎液等危重症状。 以上为“中风”论及三脉证的论述,就是讲中风偏瘫与痹症的脉象及发病机理。后面举列了侯氏黑散、风引汤、防己地黄汤等十一首治疗方剂,它们当今仍然是药简力专、行之有效的良方。 由于按条索文《金匮要略》治疗各种杂病总体是“效如桴鼓”,故它成了“新四大医典”即“新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就是把《伤寒杂病论》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另加《黄帝内经》和《温病条辨》构成)。其中的《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里的“半身不遂”也为成语千年流转,与成语“半身不摄”同义,指半边身体不能随意转动或半边肢体瘫痪。摄:引持。此证身体一侧麻痹,通常为中风后遗症,亦有先觉手足麻木,逐渐形成者,即俗称“偏瘫”。 除了常用的本义外,后有时比喻诗文有的地方好、有的地方不好,不是美篇,甚或是粗制滥造之作;有时还比喻行动不够顺畅或(和)做事拖拉、踟蹰不前,不够精准有效,难以让人满意。
注:①贼邪不泻:贼邪,虚邪贼风之意,统指外邪;泻,外出。本句话的意思是,外邪侵入人体后不能外出。 ②㖞僻:即口眼㖞斜。指口眼歪斜,不能随意运动。 ③重不胜:肢体重滞不易举动。
声明:医智宝独发中医启疾光网,转载须注明出自启疾光网,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