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淮橘为枳”本指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或橘树种在淮水以南得的是橘子,移植到淮水以北,得的是枳子(劣质水果不能食也)。这是因地理位置不同,本质发生变化。现引申为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犹“橘化为枳”。典出《周礼·冬官考工记序》:“橘逾淮而北为枳,鸜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 “元圣”、儒学先驱周公(采邑在周,故称。生卒年不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姬姓名旦,亦称叔旦。他是西周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摄政成王,主张
“明德慎罚”, 奠定 “成康之治”之基,以“礼”治国,为西周典章制度的主要创制者。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而著记录周代礼制最为详备的《周官》。王莽时,因刘歆奏请,《周官》被列入学官,并更名为《周礼》。 儒家经典《周礼》以人法天的理想国纲领,讲官制和政治制度,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内容极为丰富。《周礼》六官的分工大致为:天官主管宫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秋官主管刑罚,冬官主管营造,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在上古文献中实属罕见。《周礼》所记载的礼的体系最为系统,既有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等的国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等的具体规制,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许多制度仅见于此书,因而尤其宝贵。 今《周礼》实为,西汉的景帝、武帝之际,河间献王刘德将从民间征得的冬官篇已亡的《周官》,让汉儒取性质与之相似的《考工记》补其缺而得以流传下来的。原书当有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篇,现冬官篇名《冬官考工记》。 《考工记》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其中涉及礼器、兵器、乐器等工种的生产、销售、管理及工艺美术规范各方面,是我国最早的工艺制作设计理论,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现今依然具有重大价值影响和指导意义。例如,《考工记》开篇即《周礼·冬官考工记序(总叙)》有一段阐述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文字,可以说是工匠精神的绝佳阐释。原文如下: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 橘逾淮[1]而北为枳,鸲鹆[2]不逾济,貉[3]逾汶[4]则死,此地气然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燕之角,荆之干,妢[5]胡之笴,吴粤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石有时以泐[6],水有时以凝,有时以泽,此天时也。 《考工记》在此前有“知得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之议。即是说智慧的人创造器物,心灵手巧的人将它记述下来,此工艺世代相传,世人将这种技艺叫做生产工艺。接着阐述了这种系统论的造物观,是说造物应该顺应天时,适应地气,材料上佳,工艺精巧,合此四项条件才能制造出精良的器物。也可以说是,制造器物的时候,也必须按照其特点和要求来选择最为适合的制作工作时间等,这样制造出的器物才是精良之作。“天时”“地气”是指不可选的自然界的客观条件,“材美”“工巧”则是强调可选的主体方面的主观因素。 天有寒温之时——农历的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和十月太阳历的春暖、夏热、长夏炎、秋凉、冬冷五季,地有刚柔之气——风、暑、湿、燥、寒五气或风、暑、湿、燥、寒、火六邪,材有性能之差——轻重、长短、软硬、韧脆等,工有技术之别——繁简、难易、巧拙、精粗等,除了精致工艺,另要依赖令人满意的材质,还要天当其时、地恰其气,满足这四方面条件后才有可能做出优良的器具。如果有好的原材料,也有好的工匠,但没有做出好作品,那一定是因为没顺应天之时、地之气。 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生活在北方的八哥儿不会飞到济水以南,生活在南方的狗獾被抓到汶水以北就会冻死,这都是地气有别使然。另外郑国的刀、宋国的斧、鲁国的弯刀(削子)、吴越的宝剑,换到这个地方以外就铸造不出来那么精良的了,这也是地气有差别导致的。燕国的牛角加上楚国的木干可以用来制作弓弩,妢胡的竹子可以做成箭杆,吴越的铜、锡可以做出青铜宝剑,这些都是靠好的原材料原因。天有生杀予夺,草木有生死枯荣,石头会碎裂,水会冻冰、也会润泽万物,这些都是天时。 《考工记》用百余字阐述了做好一件产品所必需的条件,并概括为时、气、美、巧这四个字。“天有时”指的是时间的概念,“地有气”指的是空间的概念,“材有美”指的是材料的性能,“工有巧”指的是制作技巧。这不仅在当时是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总结,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可以作为工艺制作的基本法则,这个原则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体现的工匠精神也值得后世流传。 这里要特别说的是,“橘逾淮而北为枳”其实是一个精致的误会,虽橘和枳皆属芸香科植物,但俩并非一个品种。唐·陈藏器撰《本草拾遗》(亦名《陈藏器本草》):“旧云江南为橘,江北为枳。今江南俱有枳橘。江北有枳无橘,此自是别种,非关变也。”南方之橘移至北方,不适宜于生长,故有退化情况,其外形如枳而实非枳。 中药枳实的基原为枸橘、酸橙或香橼的幼果,其性味辛、苦,温,入肝、胃经,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消积化滞,主胸胁胀满、脘腹胀痛、乳房结块、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跌打损伤、食积便秘、子宫脱垂、脱肛。 橘,为福橘、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成熟果实。今橘、枳主产于南方,唯有绿衣枳实亦产于陕西。橘最早记录于《神农本草经》,是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实,性味甘酸凉,归肺、胃经,润肺生津、理气和胃,主消渴、哎逆、胸膈结气。《本草求真》:橘穰与皮共属一物,而性悬殊,橘皮味辛而苦,而橘穰则变,味甘而酸也;皮有散痰、开痰理气之功,而穰则更助痰作饮,及有滞气之害也。橘皮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别名有黄橘皮、红皮、贵老、陈皮等,一般为放置时间越久性能越好。性味辛苦温,入脾、肺经,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症,亦解鱼、蟹毒。 从上面可以看出,橘是个酸甘可口的水果,而枳却是个小而苦寒辛辣之物,根本吃不了。古人认为这就是包括水土、气候等在内的生长环境发生了变化,导致东西也跟着发生变异。 《周礼》举橘、貉为例,说明动植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影响其生存情况。不仅“地气”的影响,而且“天时”也往往是决定因素,所谓“天时有生杀,草木有生死”。唯有天时、地气和材美、工巧这四方面都具备,方可优良之品。 中医治病,多用动植物药品,更强调使用“良药”。“药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例》:“或曰,古人用药至少,分两亦轻,差[7]病极多,观君处方费不烦重,分两亦多,而差病不及古人者何也?答曰:古者日月长远,药在土中,自养经久,气味真实……今时日月短促,药力轻虚,人多巧诈……又古之医者,自将采取,阴干暴干,皆悉如法,用药必依土地,所以治十得九。今之医者,但知诊脉处方,不知采药时节,至于出处土地、新陈虚实皆不悉,所以治十不得五六者,实由于此。” 故其《千金翼方》十分讲究“采药时节”和“药出州土”,认为“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功,卒无裨益”。又指出“学者须知其出药土地……其余州土,皆由不堪进御”。总之,只有在合天时、得地气的条件下才有优良药材,而有了良材,又必需巧工修治炮制。 《千金翼方·药录纂要》列述“药出州土”,有唐代当时的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西道、山南东道、淮南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陇右道、河西道、剑南道、岭南道所属各州产药。此即后世所谓的“地道药材”。 不论是《周礼·冬官考工记·总叙》所述,还是孙思邈《千金方》,都阐明了天时地利的极端重要性。成语“淮橘为枳”、“橘化为枳”、“逾淮为枳” 等皆源于这《考工记》的“橘逾淮而北为枳”,
是由其演化凝练而来。 说明古人对动植物的生长环境(特别是不同地区的气候)的重要性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只是因晏子使楚的故事而广为世人熟知,另也就有增“南橘北枳”这个成语。这些成语现皆引喻环境的改变会导致事物的性质也相应改变。 【注释】 [1]淮:淮水,淮河。源出于河南省桐柏山,东流经河南、安徽等省,入洪泽湖。以下主流出三河,经高邮湖,由江都县入长江。 [2]鸲鹆[qú yù]:八哥 [3]貉[hé]:即狗獾。穴居于河谷、山边和田野间。 [4]汶:汶水。今名大汶水或大汶河。源出于山东莱芜北,西南流经东平南,至梁山东南入济水。 [5]妢[fén]胡:古国名。在今安徽阜阳一带。郑玄注:“妢胡,胡子之国,在楚旁。” [6]泐[lè]:石依纹理而裂开 [7]差[chài]:通“瘥”,病愈。 声明:龙行天综合《简书网“易隐门上医策” <【圆方立极・天地人和】 浅社深塾 经子医读・天地人论(02)>》著授权独家发布中医启疾光网,转载须注明出自启疾光网,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