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归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记载:“当归生陇西川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李时珍谓:“今陕、蜀、秦州、汶州诸处人多栽莳为货。以秦归头圆尾多色紫气香肥润者,名马尾归,最胜他处。”又谓:“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所指即本品。古今当归主产地和疗效基本相同。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带紫色,有纵直槽纹。叶为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叶柄基部膨大成鞘,叶片卵形;小叶片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近顶端一对无柄,一至二回分裂,裂片边缘有缺刻。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苞无或有2片,伞幅10~14;每一小伞形花序有花12~36朵,小总苞片2~4;花白色。双悬果椭圆形,分果有5棱,侧棱有薄翅,每棱槽有1个油管,接合面2个油管。花期6~7月,果期6~8月。(图5-80) 【产地】主产于甘肃岷县、武都、漳县、成县、文县等地。主为栽培。 【采收加工】当归一般栽培至第二年秋后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土,放置,待水分稍蒸发后根变软时,捆成小把,上棚,以烟火慢慢熏干。 【性状鉴别】根略呈圆柱形,根上端称“归头”,主根称“归身”,支根称“归尾”,全体称“全归”。全归长15~25cm,外皮黄棕色至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根上端(归头)膨大,直径1.5~4cm,钝圆,有残留的叶鞘及茎基;主根(归身)粗短,长1~3cm,直径1.5~3cm;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油点,形成层呈黄棕色环状,木质部色较淡,具放射状纹理,似菊花心;根头部断面中心通常有髓和空腔。香气浓郁,味甘、辛、微苦。(图5-81) 图5-80 当归Angelica sinensis(O liv.)Diels 1.果枝 2.叶 图5-81 当归 1.药材 2.饮片 以主根粗长、油润、外皮色黄棕、断面色黄白、气味浓郁者为佳。柴性大、干枯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不可供药用。 饮片 呈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薄片。外表皮黄棕色至棕色。切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平坦,有裂隙,中间有浅棕色的形成层环,并有多数棕色的油点。香气浓郁,味甘、辛、微苦。(图5-81) 【显微鉴别】主根横切面:①木栓层由4~7列细胞组成。②皮层窄,有少数油室。③韧皮部较宽广,多裂隙,散在多数类圆形油室,直径25~160μm,周围的分泌细胞6~9个,近形成层处油室较小。④形成层呈环状。⑤木质部射线宽至3~5列细胞,导管单个或2~3个成群。⑥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图5-82) 本品侧根横切面木质部较小;根头部横切面有髓部。 粉末:淡黄棕色。 ①纺锤形韧皮薄壁细胞,单个细胞呈长纺锤形,有时可见1~2个薄分隔,壁上常有极微细的斜格状纹理。 ②油室及其碎片时可察见,内含挥发油油滴。 ③梯纹及网纹导管直径13~80μm,亦有具缘纹孔及螺纹导管。此外,有木栓细胞、淀粉粒,偶见木纤维。(图5-83) 【成分】含挥发油及水溶性成分。挥发油0.42%,油中主要为藁本内酯(ligustilide,约47%)及正丁烯基 内酯(n-butylidene-phthalide,11.3%),为解痉主要活性成分。此外尚含倍半萜(sesquiterpene)A及B、香荆芥酚(carvacrol)、当归芳酮、苯戊酮邻羧酸、苯二甲酸酐、对聚伞花素等29种以上成分。水溶性成分有阿魏酸、烟酸、丁二酸、棕榈酸、尿嘧啶、腺嘧啶、胆碱等。尚有维生素E、维生素B12。含氨基酸17种,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如天门冬氨基酸、缬氨酸、蛋氨酸、组氨酸等。含人体所必需的无机元素16种,如钾、钠、钙、镁、硅、铝、磷、铁、硒等。当归的归头中含微量元素铜和锌的量较归身、归尾为高,而归尾中铁的含量较归头、归身为高。含蔗糖、果糖、葡萄糖和阿拉伯糖。 图5-82 当归(主根)横切面 1.木栓层 2.皮层 3.裂隙 4.油室 5.韧皮部 6.韧皮射线 7.形成层 8.木射线 9.导管 图5-83 当归粉末 1.纺锤形韧皮薄壁细胞 2.油室 3.导管 4.木栓细胞 5.淀粉粒 【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3g,加1%碳酸氢钠溶液50mL,超声处理10分钟,离心,取上清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2~3,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阿魏酸对照品、藁本内酯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4∶1∶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总灰分不得过7.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水分不得过15.0%。 【浸出物】按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测定,70%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45.0%。 【含量测定】按《中国药典》采用挥发油测定法测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4% (mL/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阿魏酸(C10 H10 O4)不得少于0.050%。 【功效】性温,味甘、辛。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附注】①同属植物东当归Angelica
acutiloba(Sieb.et Zucc.)Kitag.,吉林省延边地区有栽培。东北地区曾以其根作当归入药。主根粗短,有多数支根,主要成分有藁本内酯、正丁烯基 内酯和挥发油等,功效与当归类似。②同科植物欧当归Levisticum officinale Koch.华北地区曾引种栽培。主根粗长,顶端常有数个根茎痕。含挥发油(0.22%)、藁本内酯、正丁烯基 内酯等。以上均非正品。 (中药鉴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