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鉴定

2024-10-31 16:47|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289| 评论: 0

摘要: 槐 花 Sophorae Flos(附:槐角) 【来源】为豆科(Leguminosae)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 【产地】主产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等省。 【采收加工】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 ...

槐 花 Sophorae Flos(附:槐角)


【来源】为豆科(Leguminosae)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

【产地】主产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等省。

【采收加工】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性状鉴别】槐花 本品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花瓣5,黄色或黄白色,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余4片长圆形。雄蕊10,其中9枚基部连合,花丝细长。雌蕊圆柱形,弯曲。体轻。气微,味微苦。

槐米 呈卵形或椭圆形,似米粒,长26mm,直径约2mm。花萼下部有数条纵纹。萼的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花梗细小。体轻,手捻即碎。气微,味微苦涩。

以个大、紧缩、色黄绿者为好。

【显微鉴别】粉末:黄绿色。①花粉粒类球形或钝三角形,直径1419μm。具3个萌发孔。②非腺毛13细胞,长86660μm。③萼片表皮表面观呈多角形,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8个。④可见草酸钙方晶。(9-3)

9-3 槐花粉末

1.花粉粒 2.非腺毛 3.萼片表皮细胞及气孔

【成分】含芦丁(芸香苷rutin)8%28%、桦皮醇(betulin)及槐二醇(sophoradiol)、槐花米甲素(sophorin A)14%、槐花米乙素(sophorin B)1.25%、槐花米丙素(sophorin C)0.35%。槐米甲素为黄酮类化合物,乙素、丙素为甾体化合物。

【理化鉴别】取本品甲醇提取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以芦丁对照品作对照,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811)为展开剂,喷以三氯化铝试液,待乙醇挥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总灰分槐花不得过14.0%,槐米不得过9.0%;酸不溶性灰分槐花不得过8.0%,槐米不得过3.0%;水分不得过11.0%

【浸出物】按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测定,槐花30%甲醇浸出液不得过8.0%,槐米不得过3.0%

【含量测定】按《中国药典》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品含总黄酮以芦丁(C27 H30O16)计,槐花不得少于8.0%,槐米不得少于20.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芦丁(C27 H30 O16)槐花不得少于6.0%,槐米不得少于15.0%

【功效】性微寒,味苦。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附】槐角 Sophorae Fructus

本品为槐的干燥成熟果实。呈串珠状肉质荚果,但不开裂。长16cm,直径0.61cm。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具不规则粗纹理,背缝线一侧有一黄褐色带。质柔润,干燥皱缩,易在收缩处折断,断面黄绿色,有黏性。种子16粒,肾形,长约8mm,表面光滑,棕黑色,一侧有灰白色圆形种脐;质坚硬,子叶2,黄绿色。果肉气微,味苦,种子嚼之有豆腥气。槐角含有染料木素(genistein)、槐角苷(sophoricoside)、槐角双苷(sophorbioside)、山柰素双葡萄糖苷(glucosidoglucosyl-3574-tetrahydroxyflavone)、槐角黄酮苷(sophoraflavonoloside)及芸香苷等。还有以山柰素槐糖苷的形式存在的槐糖、脂肪油(18%24%)及多种氨基酸。按《中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槐角苷(C21 H20 O10)不少于4.0%。本品性寒,味苦。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中药鉴定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辛夷鉴定下一篇:丁香鉴定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