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叶
Lophatheri Herba 始载于《滇南本草》。《本草纲目》云:“处处原野有之。春生苗,高数寸,细茎绿叶,俨如竹米落地所生细竹之茎叶。其根一窠数十须,须上结子,与麦门冬一样,但坚硬尔。随时采之。八九月抽茎,结小长穗。”以上所述及《植物名实图考》所附淡竹叶图均与现今药用的淡竹叶原植物相一致。 【来源】为禾本科(Gramineae)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的干燥茎叶。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须根黄白色,中部常膨大形似纺锤块根。杆高40~100 cm,尖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无柄或有短柄。叶脉平行,小横脉明显。圆锥花序,分枝稀疏,小穗条状披针形,具极短的柄,排列稍偏于穗轴的一侧,颖片矩圆形,边缘呈膜质,第一颖短于第二颖;外稃较颖片长,先端呈短芒,内稃较外稃短。颖果纺锤形。花期7~9月,果期10月。(图11-35)
图11-35 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 1.植物全形 2.小穗 3.内稃和雌雄蕊 4.叶片放大(示方格网纹) 【产地】产于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等省。 【采收加工】夏季未抽花穗前采割,晒干。 【性状鉴别】带叶的茎长25~75cm,圆柱形,有节,表面淡黄绿色,断面中空。叶鞘开裂。叶片披针形,有的皱缩卷曲,长5~20cm,宽1~3.5cm;表面浅绿色或黄绿色。叶脉平行,具横行小脉,形成长方形的网格状,下表面尤为明显。体轻,质柔韧。气微,味淡。 以叶多、长大、质软、色青绿、不带根及花穗者为佳。 【显微鉴别】叶横切面:①上表皮主要为大型运动细胞组成,细胞长方形,径向延长;下表皮细胞较小,椭圆形,切向延长;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及长形和短形二种非腺毛,以下表皮气孔为多。②叶肉栅栏组织为1列圆柱形的细胞,海绵组织由1~2(3)列排列较疏松的不规则圆形细胞组成。③主脉中有一个较大圆形盾状有限外韧型的维管束,四周由1~2列纤维包围成维管束鞘,木质部排列成V形,其下部为韧皮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有1~3层纤维间隔,纤维壁木化,在维管束的上下方与表皮相接处,有多列小型厚壁纤维,其余均为大型薄壁细胞。(图11-36) 叶表面观:①上表皮细胞长方形或类方形,垂周壁波状弯曲,其下可见圆形栅栏细胞。②下表皮长细胞与短细胞交替排列或数个相连,长细胞长方形,垂周壁波状弯曲;短细胞为哑铃形的硅质细胞和类方形的栓质细胞,于叶脉处短细胞成串;气孔较多,保卫细胞哑铃形,副卫细胞近圆三角形,非腺毛有三种:一种为单细胞长非腺毛;一种为单细胞短非腺毛,呈短圆锥形;另一种为双细胞短小毛茸,偶见。(图11-37)
图11-36 淡竹叶(叶主脉)横切面 1.运动细胞 2.栅栏组织 3.海绵组织 4.非腺毛 5.气孔 6.木质部 7.韧皮部 8.下表皮 9.纤维层 图11-37 淡竹叶(叶)表面 A.上表皮叶脉处 B.叶边缘部分表皮 C.下表皮示单细胞非腺毛 D.下表皮 1.单细胞短非腺毛 2.双细胞小毛茸 3.气孔 【成分】茎、叶含三萜化合物:芦竹素(arundoin)、白茅素(cylindrin)、蒲公英萜醇(taraxerol)、无羁萜(friedelin)。地上部分含酚性成分、氨基酸、有机酸、糖类。 【检查】总灰分不得过11.0%,水分不得过13.0%。 【功效】性寒,味甘、淡。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 (中药鉴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