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斛 Dendrobii
Caulis(附:铁皮石斛) 【来源】为兰科(Orchidaceae)植物金钗石斛 Dendrobium nobile Lindl.、鼓槌石斛D.chrysotoxum Lindl.或流苏石斛D.fimbriatum Hook.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 【产地】以上各种石斛主产于广西、贵州、广东、云南等省区。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收,鲜用者除去根及泥沙;干用者采收后,除去杂质,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叶鞘搓净,干燥。 【性状鉴别】鲜石斛 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约30cm,直径0.4~1.2cm。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纹,节明显,色较深,节上有膜质叶鞘。肉质多汁,易折断。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黏性。 金钗石斛 呈扁圆柱形,长20~40cm,直径0.4~0.6cm,节间长2.5~3cm。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有深纵沟。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而疏松。气微,味苦。 鼓槌石斛 呈粗纺锤形,中部直径1~3cm,具3~7节。表面光滑,金黄色,有明显凸起的棱。质轻而松脆,断面海绵状。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 流苏石斛等 呈长圆锥形,长20~150cm,直径0.4~1.2cm,节间长2~6cm。表面黄色至暗黄色,有深纵槽。质疏松,断面平坦或呈纤维性。味淡或微苦,嚼之有黏性。 干品以色金黄、有光泽、质柔韧者为佳。 饮片 干石斛 呈扁圆柱形或圆柱形的段。表面金黄色、绿黄色或棕黄色,有光泽,有深纵沟或纵棱,有的可见棕褐色的节。切面黄白色至黄褐色,有多数散在的筋脉点。气微,味淡或微苦,嚼之有黏性。 鲜石斛 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的段。直径0.4~1.2cm。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纹,肉质多汁。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黏性。 【显微鉴别】横切面:金钗石斛 ①表皮细胞1列,扁平,外被鲜黄色角质层。②基本组织细胞大小较悬殊,有壁孔,散在多数外韧型维管束,排成7~8圈。③维管束外侧纤维束新月形或半圆形,其外侧薄壁细胞有的含类圆形硅质块,木质部有1~3个导管直径较大。④含草酸钙针晶细胞多见于维管束旁。(图11-38)
图11-38 石斛(金钗石斛)横切面(图右示维管束详图) 1.表皮 2.维管束 3.纤维束 4.韧皮部 5.木质部 鼓槌石斛 ①表皮细胞扁平,外壁及侧壁增厚,胞腔狭长形;角质层淡黄色。②基本组织细胞大小差异较显著。多数外韧型维管束略排成10~12圈。③木质部导管大小近似。④有的可见含草酸钙针晶束细胞。 流苏石斛等 ①表皮细胞扁圆形或类方形,壁增厚或不增厚。②基本组织细胞大小相近或有差异,散列多数外韧型维管束,略排成数圈。③维管束外侧纤维束新月形或呈帽状,其外缘小细胞有的含硅质块;内侧纤维束无或有,有的内外侧纤维束连接成鞘。④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束和淀粉粒。 【成分】金钗石斛茎含生物碱 0.3%,主要为石斛碱(dendrobine)、石斛次碱(nobilonine)、6-羟基石斛碱(6-hydroxydendrobine)、石斛醚碱(dendroxine)、6-羟基石斛醚碱、4-羟基石斛醚碱、石斛酯碱(dendrine)及次甲基石斛碱(nobilmethylene)等。鲜茎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柏泪醇(manool),占50.46%,另有单萜、倍半萜及其衍生物。此外,尚含毛兰素(erianin),具有抗肿瘤作用。 【理化鉴别】①金钗石斛 取本品甲醇提取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石斛碱对照品作对照,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丙酮(7∶3)为展开剂,喷以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②鼓槌石斛 取本品0.05%甲酸的甲醇溶液提取后,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以毛兰素对照品作对照,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3∶2)为展开剂,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③流苏石斛等 取本品甲醇提取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以石斛酚对照品作对照,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3∶2)为展开剂,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査】干石斛总灰分不得过5.0%,水分不得过12.0%。 【含量测定】按《中国药典》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金钗石斛含石斛碱(C16 H25 NO2)不得少于0.40%;鼓槌石斛含毛兰素(C18 H22 O5)不得少于0.030%。 【功效】性微寒,味甘。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附】铁皮石斛 Dendrobii Officinalis Caulis 本品为兰科植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的干燥茎。11月至翌年3月采收,除去杂质,剪去部分须根,边加热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或切成段,干燥或低温烘干,前者习称“铁皮枫斗”(耳环石斛);后者习称“铁皮石斛”。铁皮枫斗呈螺旋形或弹簧状,通常为2~6个旋纹,茎拉直后长3.5~8cm,直径0.2~0.4cm。表面黄绿色或略带金黄色,有细纵皱纹,节明显,节上有时可见残留的灰白色叶鞘;一端可见茎基部留下的短须根。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灰白色至灰绿色,略角质状。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铁皮石斛呈圆柱形的段,长短不等。性微寒,味甘。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中药鉴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