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 苓 Polyporus 【来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ies的干燥菌核。 【产地】主产于陕西、云南、河南、山西等省。野生,人工栽培已获成功。 【采收加工】春、秋两季采挖,去净泥沙,干燥。 【性状鉴别】呈不规则的条块状、类圆形或扁块状,有的有分枝,长5~25cm,直径2~6cm。表面皱缩或有瘤状突起,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质致密而体轻,能浮于水面,断面细腻,按之较软,类白色或黄白色,略呈颗粒状。气微,味淡。(图12-8) 以个大、皮黑、肉白、体较重者为佳。 饮片 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黑色或棕黑色,皱缩。切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略呈颗粒状。气微,味淡。 图12-8 猪苓 图12-9 猪苓粉末 1.菌丝粘结成团 2.无色菌丝 3.棕色菌丝 4.草酸钙晶体 【显微鉴别】粉末:灰黄白色。①菌丝团大多无色(内部菌丝),少数棕色(外层菌丝)。散在的菌丝细长、弯曲,直径2~10μm,有的可见横隔,有分枝及结节状膨大部分。②草酸钙结晶呈正八面体形、规则的双锥八面体形或不规则多面体,直径3~32(60)μm,长至68μm,有时数个结晶集合。(图12-9) 【成分】含水溶性多聚糖化合物猪苓聚糖Ⅰ(0.12%~0.61%),粗蛋白(约7.8%),麦角甾醇(ergosterol),α-羟基二十四碳酸,生物素(维生素H),猪苓酮(polyporusterone A~G)等。猪苓多糖有抗肿瘤作用,对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稀盐酸10mL,水浴煮沸15分钟,搅拌,呈黏胶状。另取粉末少量,加氢氧化钠溶液(1→5)适量,搅拌,呈悬浮状,不溶成黏胶状(与茯苓区别)。 【检查】总灰分不得过12.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5.0%,水分不得过14.0%;饮片总灰分不得过10.0%,水分不得过13.0%。 【含量测定】按《中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麦角甾醇(C28 H44 O)不得少于0.070%;饮片不得少于0.050%。 【功效】性平,味甘、淡。利水渗湿。 【附注】猪苓隐生于地下,地上无苗,寻找困难。据河北经验,凡生长猪苓的地方,其土壤肥沃,发黑,雨水渗透快,小雨后地面仍显干燥。(中药鉴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