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药材(饮片)鉴定 海金沙 Lygodii
Spora 始载于《嘉 本草》。《本草纲目》谓:“生山林下,茎细如线,引于竹木上,高尺许,其叶细如圆荽叶而甚薄,叶背皆青,上多皱纹,皱处有沙子,状如蒲黄粉,黄赤色,不开花,细根坚强,其沙及草皆可入药。”所述与现今所用海金沙相符。 【来源】为海金沙科(Lygodiaceae)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的干燥成熟孢子。 【植物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根状茎细长匍匐,被细柔毛。叶多数,对生于茎的短枝两侧,二型;营养叶尖三角形,二回羽状,小羽片三角形,边缘有浅圆齿。孢子叶卵状三角形,1~2回羽状,羽片边缘有锯齿或不规则分裂,上部羽片几无柄,羽状或戟状,下部羽片有柄,其背面边缘生有穗状排列的孢子囊群。孢子囊盖鳞片状,卵形,每盖下生有一梨形孢子囊;孢子囊环带横生,位于小端。孢子囊多于夏、秋两季产生,9~11月成熟。(图14-1) 【产地】主产于广东、浙江、江苏、湖北、湖南等省。 【采收加工】秋季孢子未脱落时采割藤叶,晒干,搓揉或打下孢子,除去藤叶。 【性状鉴别】呈粉末状,棕黄色或浅棕黄色。体轻,手捻有光滑感,置手中易由指缝滑落。气微,味淡。撒在水中则浮于水面,加热逐渐下沉。撒于火上易燃烧发生爆鸣声且有闪光,无残留灰渣。 以质轻、色棕黄、有光滑感、无杂质者为佳。 图14-1 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 1.植株及能育叶 2.营养叶 3.地下茎 4.孢子叶 5.孢子叶放大 6.孢子囊 图14-2 海金沙粉末 1.孢子 2.非腺毛 【显微鉴别】粉末:棕黄色或浅棕黄色。孢子为四面体形、三角状圆锥形,顶面观呈三面锥形,可见三叉状裂隙,侧面观类三角形,底面观类圆形,直径60~85μm,外壁有颗粒状雕纹。有时可见多细胞非腺毛。(图14-2) 【成分】孢子含水溶性成分海金沙素(lygodin),又含脂肪油,其主要脂肪酸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肉豆蔻酸等。还含反式-对-香豆酸(trans-p-coumaric acid)和咖啡酸(caffeic acid)等利胆成分。 【理化鉴别】取本品1g,加甲醇25mL,超声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海金沙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冰醋酸-水(4∶1∶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总灰分不得过16.0%。 【功效】性寒,味甘、咸。清利湿热,通淋止痛。 【附注】全草为“海金沙藤”。功效同海金沙。 (中药鉴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