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虫Eupolyphaga
Steleophaga 【来源】为鳖蠊科(Corydiidae)昆虫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或冀地鳖Steleophaga plancyi(Boleny)的雌虫干燥体。 【产地】地鳖主产于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省。冀地鳖主产于河北、北京、山东、浙江等省市。野生或饲养。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捕捉,一般用食饵或夜间用灯光诱捕。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烘干。 【性状鉴别】地鳖 呈扁平卵形,长1.3~3cm,宽1.2~2.4cm。前端较窄,后端较宽,背部紫褐色,具光泽,无翅。前胸背板较发达,盖住头部;腹背板9节,呈覆瓦状排列。腹面红棕色,头部较小,有丝状触角1对,常脱落,胸部有足3对,具细毛和刺。腹部有横环节。质松脆,易碎。气腥臭,味微咸。 冀地鳖 长2.2~3.7cm,宽1.4~2.5cm。背部黑棕色,通常在边缘带有淡黄褐色斑块及黑色小点。(图16-17)
图16-17 土鳖虫 1.冀地鳖 2.地鳖 以完整、色紫褐者为佳。 【显微鉴别】粉末:灰棕色。①体壁碎片深棕色或黄色,表面有不规则纹理,其上着生短粗或细长刚毛,常可见刚毛脱落后的圆形毛窝,直径5~32μm。②刚毛棕黄色或黄色,先端锐尖或钝圆,长12~270μm,直径10~32μm,有的具纵直纹理。③横纹肌纤维无色或淡黄色,常碎断,有细密横纹,平直或呈微波状,明带较暗带为宽。④冀地鳖体壁碎片表面有尖刺状或点簇状凸起,并着生有刚毛。(图16-18)
图16-18 土鳖虫(地鳖)粉末 1.体壁碎片 2.刚毛 3.横纹肌纤维 4.冀地鳖体壁碎片 【成分】主含二十八烷醇、β-谷甾醇、十八烷基甘油醚(鲨肝醇)、尿嘧啶和尿囊素。鲨肝醇具有解毒作用,尿囊素具有镇静作用,且外用能促进皮肤溃疡面和伤口愈合,具生肌作用。另含胆甾醇、棕榈酸、油酸、谷氨酸等17种氨基酸。 【检查】杂质不得过5.0%,总灰分不得过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5.0%,水分不得过13.0%。 【浸出物】按水溶性浸出物热浸法测定,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22.0%。 【功效】性寒,味咸;有小毒。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附注】①姬蠊科昆虫东方后片蠊Opisthoplatia orientalis(Burm.)的干燥虫体,习称金边土鳖虫,产于福建、湖北、广东等省。在两广一带曾作土鳖虫药用。本品呈长椭圆形,长2.5~3.5cm,宽1.5~2cm,背面黑棕色,腹面红棕色,前胸背板前缘有1黄色镶边。 ②龙虱科昆虫东方潜龙虱Cybister tripunctatus orientalis Gschew.的干燥虫体,主产于湖南、江苏、福建、浙江、广东等省。本品呈长卵形,长2~3cm,宽1~1.5cm,背面黑绿色,有1对较厚鞘翅,边缘有棕黄色狭边,除去鞘翅,可见浅色膜质翅2对。 ③土鳖虫已大量人工饲养,有人为了增加体重,捕捉前大量喂精饲料后烫死。据反映,这样可使其腹内容物增加整个体重的30%~60%。而正常腹内容物含量为14.4%~33.8%。应注意鉴别。 (中药鉴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