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 蚕 Bombyx
Batryticatus 【来源】为蚕蛾科(Bombycidae)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 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ant而致死的干燥体。 【产地】主产于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省。 【采收加工】多于春、秋季生产,将感染白僵菌致死的蚕晒干或微火烘干。 图16-21 僵蚕 【性状鉴别】呈类圆柱形,多弯曲皱缩。长2~5cm,直径0.5~0.7cm。表面灰黄色,被有白色粉霜状的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头部较圆,黄棕色;体腹面有足8对,呈突起状,体节明显,尾部略呈二分歧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丝腺环4个。气微腥,味微咸。(图16-21) 以条粗、质硬、色白、断面光亮者为佳。表面无白色粉霜、中空者不可入药。 【显微鉴别】粉末:灰棕色或灰褐色。①菌丝体近无色,细长卷曲缠结在体壁中。②气管壁碎片略弯曲或呈弧状,具棕色或深棕色的螺旋丝。③表皮组织表面具网格样皱缩纹理以及纹理突起形成的小尖突,有圆形毛窝,边缘黄色。④刚毛黄色或黄棕色,表面光滑,壁稍厚。⑤未消化的桑叶组织中大多含草酸钙簇晶或方晶。(图16-22) 【成分】含蛋白质67.44%,脂肪4.38%,此蛋白质有刺激肾上腺皮质的作用。僵蚕体表的白粉中含草酸铵,从白僵菌中分离得到白僵菌黄色素(bassianins)及高分子昆虫毒素、环酯肽类白僵菌素(beauvericin)、甾醇类成分等。此外,蚕体中含羟基促蜕皮甾酮(crustedysone)及色素3-羟基犬尿素(3-hydroxykynurenine)。 图16-22 僵蚕粉末 1.菌丝体 2.气管壁碎片 3.表皮 4.刚毛 5.未消化的桑叶中含大量的草酸钙簇晶或方晶及导管 【检查】杂质不得过3.0%,总灰分不得过7.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水分不得过13.0%。 黄曲霉毒素 本品每1000g含黄曲霉毒素B1不得过5μg,含黄曲霉毒素G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B2和黄曲霉素B1的总量不得过10μg。 【浸出物】按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测定,稀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20.0%。 【功效】性平,味咸、辛。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附注】①僵蛹:为蚕蛹经白僵菌发酵的制成品。据药理及临床实验,认为僵蛹可以考虑作为僵蚕的代用品。东北有的地区已作僵蚕入药,名“白僵蛹”。 ②蚕砂:为上述家蚕的干燥粪便。功能为祛风除湿,活血定痛。本品于1992年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颁药品标准》。 (中药鉴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