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表现的常见肝胆系统病证,其中以目睛黄染为重要特征。黄疸的病位在脾胃肝胆,重者可累及心;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劳倦、久病所伤,体内瘀血或沙石阻络导致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胆汁外溢而发为黄疸。黄疸的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其中,湿邪是其病机关键。黄疸有阳黄、阴黄、急黄之不同,临床上更有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复杂病机的存在,可细分为疫毒发黄的急黄病证,湿重于热、热重于湿、胆腑郁热等阳黄病证,以及寒湿阻遏、瘀积发黄等阴黄病证。治疗以化湿邪、利小便为原则,结合疫毒、寒热、气血等灵活施治。2011年8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专题项目组召开了学术讨论会,制定了《黄疸诊疗指南》。随着医药科学的不断发展以及对现代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病证分型及选方有了改变,因此有必要在延续相关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以满足临床和科研的需要。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2020年11月在北京牵头成立了黄疸中医诊疗专家共识起草小组。小组成员依据循证医学的原理,广泛搜集循证资料,参考国内外共识制定方法,并先后组织国内脾胃病专家就黄疸的证候分类、辨证治疗、诊治流程、古代医家经验、疗效标准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总结讨论,形成本共识初稿,然后按照德尔菲法分别于2021年4月、2021年8月、2022年10月进行了3轮专家投票,逐次进行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2023年4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最后审评,通过了本共识。表决选择:①完全同意;②同意,但有一定保留;③同意,但有较大保留;④不同意,但有保留;⑤完全不同意。如果>2/3的人数选择①,或>85%的人数选择①+②,则作为条款通过,纳入共识。 1概述 1.1概念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尤以目睛黄染为主要特征,常伴见腹胀、纳呆、呕恶、乏力等症状。黄疸在ICD-11的编码为SA01。
1.2中医病名历史沿革 黄疸相关症状记载首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成书于公元前二世纪之前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此时“黄疸”被称为“瘅”,并有“目黄”症状的描述。黄疸病名首载于《黄帝内经》,如《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已食如饥者胃疸……目黄者,曰黄疸”。《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云:“诊血脉者……寒热。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明确了目黄、小便黄、身黄为黄疸的主症。《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溽暑湿热相薄,争之于左之上,民病黄疸而为胕肿”等,记载了时令气候可以导致黄疸,且多与湿邪、热邪相关,奠定了黄疸病诊治的理论基础。黄疸分类始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将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五种,详细阐释了黄疸病的病因、病机、分类、证治及预后,创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方剂,为后世治疗黄疸常用方。“急黄”病名最早记载于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将黄疸分为二十八候。宋金元时期黄疸论治更加细致入微,宋代《圣济总录·黄疸门》将其分为九疸、三十六黄。北宋·韩祗和《伤寒微旨论·阴黄证篇》对“阴黄”的论述,开黄疸分阴阳之先河。“胆黄证”最早论述于宋代·窦材《扁鹊心书·黄疸》,提出黄疸的发生与胆液外泄有关。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发黄》中系统论述了阳黄与阴黄的辨治。明代·王纶《明医杂著·拟治岭南诸病》提到“瘟黄”病名,指出黄疸具有传染性;清代·吴谦《医宗金鉴·疸病死证》载:“天行疫疠发黄,名曰瘟黄,死人最暴也”,对其严重的预后转归有所认识。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发黄》提出“瘀血发黄”理论,创茵陈术附汤,为治疗阴黄代表方。 1.3 现代医学相关疾病 本病证与西医学所述“黄疸”意义基本相同,包括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及阻塞性黄疸,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肝炎如病毒性、酒精性、药物性、自身免疫性、代谢性肝炎及肝硬化、肝癌、胆石症、胆管癌等肝胆系疾病,胰腺炎、胰头癌等胰腺疾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钩端螺旋体病等引起的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均可参照本共识意见进行辨证论治。 2病因病机 2.1病因与发病 黄疸病因分外感、内伤两个方面,内外合邪,互为因果。外感湿热或疫毒,由表入里,内蕴中焦,湿郁化热,熏蒸肝胆,发为黄疸。内伤多由过食酒热甘肥、饮食不洁、久病劳倦,脾胃损伤,运化失职,湿浊内生,壅塞肝胆,发为黄疸。砂石、虫体阻滞胆腑,胆泄失常,发为黄疸。黄疸的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胆,重者可累及心。 2.2 病机要点 黄疸的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湿邪为患是其病机关键,如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指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由于病邪性质不同及个人体质差异,湿邪可从热化或寒化,表现为湿热、寒湿两端。因于外感湿热或过食肥甘或素体胃热偏盛,则湿从热化,湿热熏蒸肝胆,发为阳黄。湿热挟疫毒伤人,热毒炽盛,充斥三焦,发为急黄,重者邪陷心肝。因于寒湿伤人或久病脾阳损伤或素体脾胃虚寒,则湿从寒化,困遏脾胃,气机阻滞,致使肝气郁而失于疏泄,胆汁外溢浸淫,发为阴黄。阴黄、阳黄、急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癥积或其他疾病之后,瘀血阻滞,湿热或寒湿留恋,湿遏瘀阻于肝胆,脉络受损,胆汁横溢,胆血相混,不循常道,行于体表,脾色外现,亦可产生瘀黄。如清代·张璐《张氏医通·杂门》云:“有瘀血发黄,大便必黑,腹胁有块或胀,脉沉或弦,大便不利,脉稍实而不甚弱者,桃核承气汤。下尽黑物则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