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医老年病学概述 第一节 中医老年病学研究范畴 一、中医老年病学的概念 中医老年病学是应用中医理论研究老年期疾病的病因病机、证治规律以及预防和调护的一门临床学科。老年病学的研究对象是60岁及以上(特别是75岁以上)的老年人,重点关注失能和半失能的老年人、80岁及以上老龄老年人及衰弱老年人,其研究目的是防止过早衰老,防治老年病,维持老年人身心健康。因此,中医老年病学的外延还包括衰老机制与延缓衰老、老年生理病理变化及特点、老年疾病康复以及老年人卫生和保健研究等。 老年期疾病一般称老年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罹患的、与衰老有关并具有自身特点的疾病。它所包含的疾病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在机体老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增龄性失能疾病,一般只在老年期发生,如阿尔兹海默病、老年性白内障、老年肺气肿、前列腺肥大等;二是发病与机体老化后抗病能力减低有关的疾病,多发生在老年期,也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此类疾病虽亦发于青中年期,但与机体老化明显相关,随增龄发病率逐渐增高,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高脂血症、恶性肿瘤等;三是老年期与青中年期患病率基本相同,但具有不同于青中年期发病特点的疾病,其中也可能是青中年期宿疾的延续,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肾炎、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关于“老”的年龄,我国古代文献中没有统一的标准。《庄子·盗跖》认为:“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说文解字》提出:“七十曰耄,八十曰耋,九十曰鲐背。”《灵枢·卫气失常》曰:“人年五十以上为老,二十以上以为壮,十八以上以为少,六岁以上以为小。”《太平御览》则谓:“六十曰老。”为了研究工作的方便,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暂定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年龄分期的划分标准是:45~59岁为老年前期(又称初老期),60~89岁为老年期,90岁以上为长寿期。国外则按照人体的解剖和生理变化,以46~65岁为渐衰期,65岁以上为衰老期,而确定65岁为进入老年期的标志。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判断老龄化社会的年龄参考标准也是65岁。实际上,衰老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不同人衰老开始的年龄各不相同,而且同一个人各个器官结构和功能退化的年龄也不一致,衰老可能提早或推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自然,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因此,对于个体“老年期”的判断,前述的年龄界线只能作为一般参考。中医老年病学在中医临床医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中医老年医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在其理论指导下汲取现代老年医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成就,临床各学科相互渗透、不断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二、中医老年病学的研究意义与前景 中医对老年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常被称作寿亲、养老、寿老或寿世,是保障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重要措施。由于具有简、便、验、效的特点,深受广大老年人群欢迎,非常适合于我国国情,易于在家庭和社区医疗推广。中医老年病学内涵丰富的科学理论、宝贵的临床经验、广泛的中药和文献信息资源具有相当优势。对这些理论和经验进行系统整理,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加以提高,形成独立而完善的学科体系,对于满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促进中医老年病专业化医疗队伍的形成和技术的提高,实现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老年病医学教育与训练建议目标,丰富和发展老年医学,提高人类寿命,具有不容忽视的社会意义和光明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显著延长,老龄人口在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正越来越大。中医学把人的自然寿命可以活到的年龄称作“天年”。按《灵枢·天年》“人之寿,百岁而死”和《尚书·洪范》“寿,百二十岁也”的记述,天年的限度一般在100~120岁之间,这一论点与目前现代医学研究的初步结果相符。影响人类达到自然寿命期限的因素很多,其中疾病对人类寿命影响的严重程度从人类本身的历史足以充分说明。20世纪以前,人类平均寿命较短,主要是由于生活条件和传染病的流行,如欧州人的平均寿命在古罗马时期为29~30岁,文艺复兴时期为35岁,18世纪时亦仅36岁。20世纪以来,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能够预防和治疗的疾病越来越多,特别是能够控制许多传染病后,人类死亡率大大降低,平均寿命大幅度提高。WHO公布的有关资料显示,19世纪末世界人口平均寿命为45岁,20世纪80年代达到61岁,工业发达国家则为72岁,且人类平均寿命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如果能有效防治当前危害人类长寿的主要疾病如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人类平均寿命可望逐渐向天年靠近。 高度重视老年病的防治和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是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主要举措。据WHO统计,19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人口总数约为2.0亿;1975年为3.5亿;到2002年,则增加至6.3亿;据预测,到2050年,将达到20.2亿。根据联合国确定的标准,一国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即说明该国或地区进入老龄化行列。自2001年起,中国已达到这一标准。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9%。2014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2.1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8亿人,占10.1%,首次突破10%。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4。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口基数,主要产生了两个方面的社会问题:一是老龄人口极大消耗医疗资源和经济费用,如在美国,占总人口18%的老年人消耗的医疗费用,已超过占总人口50%的有劳动能力者的医疗总支出,全国医院总床位的60%常年被老年人占用。二是大量增加的老龄人口赡养支出和劳动力支出,将带来重大的经济和劳动力压力。因此,让老年人继续从事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以及运用传统知识和工作经验培养下一代,是一项良好的措施。因此,无论是为了减少老年人的医疗需求,还是为了让老年人能继续参加劳动,对于危害老年人健康和长寿的老年病都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当前,现代社会对老年医学极为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欧美和日本对常见老年病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且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包括老年人保健,老年病流行病学,老年人精神、营养、卫生等。目前,国际社会要求:①尽快建立老年病学医学专业,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教学、临床、科研和咨询工作;②对全科医生和内科医生培训时,应该包括老年病学的学习内容;③其他医学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应将老年病学作为主要学习的内容。为老年人服务的医生、护士、辅助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都应该经过不同要求的专业训练。其长远目标是要求所有医学院校都应学习成人发育、衰老过程以及老年病防治技术,并且将其贯穿到生理、病理、临床、流行病和社会科学等各方面去。预计今后老年病学科发展将更加迅速和广泛,在老年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方面可望有重大突破。 三、中医老年病学的研究范畴 老年病学研究范围广泛,除儿科和产科外,其他临床各科都有老年病学的内容。因此可以说,中医老年病学是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研究老年病的预防、老年流行病学、老年病的辨证诊断与治疗、老年康复医学和老年保健养生医学的一门学科。 1.老年预防医学 老年病的预防分为三级: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二级预防为发病期的预防,三级预防为慢性病后期的预防。研究的重点是中医药在老年病保健中的作用和把老年医疗保健纳入国家三级医疗卫生网,加强老年病防治管理,使广大老年人都能享受到较好的医疗卫生保健。 2.老年流行病学 老年流行病学研究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致残、致死的原因,探讨影响人体老化的因素,分析老年常见病和特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因病机特点、临床表现和证候特征,以及预后与转归等,为老年病的防治提供对策。目前,我国老年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前五位依次为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感染。 3.老年病的辨证诊断与治疗用药 老年病学研究老年人病史采集、老年人体格检査、老年病辨证标准和诊断、治疗要点及老年人用药的特殊性,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药物配伍使用的注意事项、药物疗效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等。 4.老年康复医学 老年康复医学是研究老年残疾患者如何在身体功能、精神及职业上进行康复的学科。以伤残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医疗体育、作业疗法、物理疗法、手法治疗、电子仪器、针灸、火罐、按摩及气功等手段进行康复治疗,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患者功能上的缺陷。世界卫生组织把康复医学归属于第四类医学。老年康复医学包括:①预防性康复处理,即通过管理来增强老年人的体质;②一般性医疗措施,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临床处理;③有目的地恢复功能,即针对残疾进行康复医疗。 5.老年保健养生医学 老年保健养生医学是研究预防老年常见病的措施和保护老年人心身健康方法的学科。其任务是开展卫生教育,普及老年保健知识,如饮食卫生与营养、体育锻炼与健身、卫生习惯与健康、生活制度与长寿等。 6.老年护理学 老年护理学研究老年患者的护理特点和辨证施护规律。不仅包括住院诊治的老年患者,还包括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广大老年患者的护理规律以及各级护士和各级养老护理员的培训体系与培训规律。 7.老年社会医学 老年社会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旨在用社会学、经济学等现代科学方法,探索老年人患病的社会根源,如政治经济、民族风俗、家庭婚姻、职业类型、生活方式、福利保障、环境和医疗服务模式等因素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揭示社会与老年病之间的规律,探索社会综合防治的规律。 四、《中医老年病学》的学习方法 《中医老年病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类专业本科后期临床的重要课程。它系统地介绍中医防治老年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诊断要点、综合治疗和预防调护。其在介绍中医老年病研究范围、意义和前景的基础上,运用传统中医理论阐述老年生理与病理特点、老年病诊治概要、老年病调护与预防,包括体质辨识、老年健康评估等。对于现代医学疾病,简要介绍基本概念、病理机制和治疗,将最有价值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融入诊断要点中,简要提出需要进行鉴别诊断的疾病;病因病机着重阐述中医对该病主要病因、基本病理以及病位、病性与转归等的认识;辨证论治主要包括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型论治及综合治疗等,详细叙述基本证型的症状、治法和处方用药,以内服中药为主;综合治疗包括针灸、推拿、气功、药膳、物理疗法、心理治疗等;临证备要阐述疾病的重点、疑点、难点内容以及特殊情况的处理、作者本人或他人较成熟的临证经验;预防调护包括调护要求和预防措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独立运用中医方法,防治现代医学诊断的常见老年疾病,并进一步在临床实践中开展防治老年病的科学研究。 《中医老年病学》涉及基础、临床各学科课程。基础课程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因此要掌握老年病的辨证论治,就必须先具备这些课程所学习的基础知识。临床课程有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针灸学以及西医内科学等。此外,老年病大多系慢性、进行性和代偿功能差的疾病,往往也是康复医学研究的对象。所以中医老年病学属第二医学范畴,着重于疾病治疗,中医康复学属第三医学范畴,着重于病后功能恢复,两者实际是难以截然划分的。因此,中医老年病学在中医养生康复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习时应该互为参考,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