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和激动秩序的异常。根据心率快慢,心律失常可分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快速性心律失常两类。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过早搏动、房扑、房颤、心动过速和预激综合征等。 本病多属于“心悸”“怔忡”“惊悸”范畴,与“眩晕”“厥证”等相关。 【病理机制】 1.冲动形成异常
包括正常节律点自律性异常、异位节律点形成和触发激动。正常节律点自律性异常增加或降低引起窦性心动过速、过缓或停搏。缺血、炎症、心肌肥厚或扩张等致病因素作用下,使心肌具有自律性,形成异位节律点,其异常冲动形成期前收缩。此外,单一触发激动和连续触发激动则可引起期前收缩和心动过速。 2.冲动传导异常
包括传导途径异常、传导延迟或阻滞、折返激动。房室旁道是最常见的异常传导途径,窦性或房性冲动经房室旁道传导均可引起心室预激,房室旁道和正常房室传导途径之间折返可形成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冲动抵达部位的心肌处于有效不应期,不能发生可传导的兴奋,即冲动传导完全阻滞;若抵达部位的心肌处于相对不应期,则冲动传导可发生延迟或不完全阻滞。冲动传导至某一部位,该部位存在病理性或功能性的两条或以上的途径,冲动循环往返于多条径路之间,即形成折返激动。折返激动是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老年人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药食不当及感受外邪,以致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心主不安,或痰、饮、火、瘀等阻滞心脉,忤犯心神。 本病病位在心,涉及脾、肾与肝。病理特点以虚为主,虚实夹杂。老年人心胆气虚,突遇惊恐,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素体虚弱,或久病伤正,耗损心之气阴,或劳倦太过伤脾,生化之源不足,气血阴阳亏乏,脏腑功能失调,致心神失养,发为心悸;老年人肝肾本已不足,若调摄失节或病久损伤,则肝肾阴血亏损益甚,不能上奉于心,心之阴血亦虚,心神失养而致心悸;人至老年,阴阳皆虚,而阳气虚衰尤为明显,阳虚不能温养心脉则致心悸。此外,心主血脉,血脉运行正常,则心静神安,若血脉瘀阻,则致心悸;年老脾虚,脾运失司,水湿停聚为痰;或嗜食肥甘厚味之品,体胖多湿多痰,而致痰浊阻滞,内扰心神,发为心悸。严重者可因心气紊乱,心不运血,神明失主,乃至厥脱。 【诊断要点】 本病以患者自觉心脏跳动异常、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症状,同时涉及与心律失常相关的症状及发作的特点。体征上应重视心率、心律、心音、有无杂音、血压等异常改变。确诊主要依靠心电生理(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其他特殊心电图)检查。 除心脏传导系统老化和变性所致者外,常见的原发病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变、肺源性心脏病,或心肌炎、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预激综合征等。此外,其他脏器病变、药物毒副作用、发热、电解质紊乱以及烟酒、疲劳等亦常致心律失常,需加以仔细鉴别。老年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在50次/分以下)及偶发早搏有功能性与器质性疾病之异,亦应加以鉴别。 本病应与各种期前收缩及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等相鉴别。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虚实
虚者表现为心之气、血、阴、阳亏虚,并累及它脏,致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实者以痰火扰心、水饮凌心、心脉瘀滞、痰瘀互结为常见。临床上虚实夹杂较多。 (2)辨惊悸与怔忡
惊悸发病,可由骤然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呈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但也存在内虚因素,其病势较浅,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则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病情较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 (3)辨脉象
脉象的节律异常为本病的特征性征象,通过脉率可辨明快速性或缓慢性心律失常。一般认为,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沉迟或弱脉多为阳气虚损;细数脉多为阴血不足;痰饮多兼弦滑;瘀血则见涩脉;结脉、促脉和代脉等多为气血不足、阴阳俱虚之候,病情较重。 2.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补虚为主,通补结合,并佐以安神镇惊。老年人心悸日久者,往往由虚致实,补虚之时勿忘通利,可酌情予以行水化痰、祛瘀通脉之药。此外,本病以心中悸动不安、心神不宁为主症,故补虚或祛邪的同时常予养心安神或重镇安神之品。 3.证治分类 (1)心虚胆怯证 症状:惊悸不安,善惊易恐,稍惊即发,坐卧不宁,少寐多梦而易惊醒。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或细弦。 证候分析:惊则气乱,心神不能自主,故惊悸不安;心不藏神,心中惕惕,则善静易恐,稍惊即发,坐卧不宁,少寐多梦而易惊醒;脉细数或细弦为心胆虚怯、心神不安之象。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加减。 常用药:龙齿、琥珀镇惊安神;远志、茯神养心安神;茯苓、人参益气宁心;天冬、生地滋养心血。 心悸气短,动则为甚,气虚明显者,加黄芪、党参益气补虚;自汗加麻黄根、浮小麦固表止汗;夹瘀加丹参、红花活血化淤;痰火较盛者,加竹茹、胆南星清热豁痰;心气不敛者,加五味子、酸枣仁敛气宁心安神;心气郁结,心悸烦闷,精神抑郁,胸胁胀痛者,加柴胡、郁金、合欢皮解郁安神。 (2)心脾两虚证 症状: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倦怠无力,失眠健忘,或有纳呆食少,腹胀便溏。唇舌色淡,脉细。 证候分析: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虚故面色不华;心血不足,不能养心,故而心悸;心血亏损不能上营于脑,故而头晕;血亏气虚,不能濡养四肢百骸,则倦怠无力;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衰血少,心无所养,不能藏神,故失眠健忘;运化失健,故纳呆食少,腹胀便溏;心开窍于舌,心主血脉,心血不足,则唇舌色淡,脉细。 治法:补血益气,健脾养心。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当归、龙眼肉补养心血;酸枣仁、茯神、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 心烦、口干、心阴不足者,加麦冬、玉竹、北沙参养阴清心;气虚甚者加黄芪益气固虚;血虚甚加枸杞子、熟地黄益精养血;阳虚加附片、仙灵脾温阳补虚;气血虚弱,脉结代,心动悸者,宜用炙甘草汤加减益气滋阴,养血复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