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

2025-1-6 12:03|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40| 评论: 0

摘要: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以上腹部胀闷不舒或疼痛,伴食欲不振、嗳气、泛酸、恶心等为主要表现。本病的发病率居于各种胃病的首位,且随年龄的增加而 ...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以上腹部胀闷不舒或疼痛,伴食欲不振、嗳气、泛酸、恶心等为主要表现。本病的发病率居于各种胃病的首位,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慢性胃炎分为非萎缩性胃炎(以往称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自身免疫性、多灶萎缩性胃炎)、特殊型胃炎(化学性、放射性、淋巴细胞性胃炎)三种类型。多

数慢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故难以获得确切的患病率。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较高,老年人慢性萎缩性胃炎占多数,因此需予足够关注。老年人慢性胃炎有临床症状较少、萎缩性胃炎发病率高、并发症较多等临床特点。

本病属于中医“胃痞”“胃脘痛”范畴。

 

【病理机制】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Hp现症感染者几乎均存在慢性胃炎,用血清学方法检测(现症感染或既往感染)阳性者绝大多数存在慢性胃炎。除Hp感染外,胆汁反流、药物、自身免疫等因素亦可引起慢性胃炎,遗传、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不良情绪等与本病有关。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引起慢性胃炎的机制包括:Hp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的氨及其产生的毒素(如空泡毒素等)、酶等直接损伤胃黏膜上皮细胞;诱导上皮细胞释放IL8,诱发炎症反应,损伤胃黏膜;通过抗原模拟或交叉抗原机制诱发免疫反应,损伤胃上皮细胞。

2.自身免疫因素 患者体内产生针对胃组织不同组分的自身抗体,如抗内因子抗体(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抗胃壁细胞抗体(破坏分泌胃酸的胃壁细胞)、抗胃泌素分泌细胞(致胃泌素分泌障碍)等,造成相应组织破坏或功能障碍。

 

【病因病机】

嗜食辛辣,饮酒过度,脾胃受损;或常年服药,误中药毒,胃伤不复;或劳倦过度,损伤脾胃;或情志不和,肝气犯胃,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而发为本病。

本病病位在脾胃,与肝关系密切。基本病理是脾胃虚弱,气机郁滞。脾胃不健,易致肝气犯胃,引起肝胃不和;气郁化火,蕴于中焦,则形成肝胃郁热;热郁伤阴,又可引起胃阴不足;久病不愈,伤血入络,则致胃络瘀阻。若脾胃素虚,阳气受损,则为脾胃虚弱或脾胃虚寒。脾胃虚弱,气滞不运,又会导致食滞、湿蕴,从而出现虚实夹杂的病理变化。气滞、火热、食、湿、瘀五者相互兼夹,互为因果,从而表现出气滞火郁、食阻气滞、湿热互结、湿瘀互阻或因虚致实等病理变化。病理性质多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实即实邪内阻,包括外邪入里、食滞中阻、痰湿阻滞以及肝脾气滞;虚即中虚不运,主要为脾胃虚弱。

本病病势较缓,外因影响下可出现急性加重。病理演变初期多为实证,久病常由实转虚。若久病入络,气滞血瘀,可出现顽固性疼痛,甚至吐血、便血;久病不愈,病情恶化,尤其是萎缩性胃炎还可致癌变。

 

【诊断要点】

本病诊断主要依赖于胃镜和病理组织检查。胃液分析和血清学检查有助于萎缩性胃炎的分型。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多数表现为胃肠道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部饱胀、嗳气、胃灼热感、食欲减退、进食后上腹部不适加重等,少数患者可伴有乏力、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大多无明显体征,有时可有上腹部轻压痛或按之不适感。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Hpurea breath testHpUBT)和血清抗体测定可明确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

通过胃镜、腹部彩超及胃黏膜组织活检等检查,可与消化性溃疡、胃癌、慢性胰胆道疾病等相鉴别。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虚实 无论饥饱自觉胀满,喜暖喜按,纳呆不食,大便清利,脉虚大无力,为虚痞。痞满拒按,进食加重,饥时可缓,舌苔厚腻,脉弦急而滑,或脉滑,或迟滑者,属实痞。

(2)辨寒热 口不渴或口渴不思饮,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涩者,为寒;口苦,口渴喜饮,恶心,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为热。

2.治疗原则 本病常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治疗以调理脾胃升降、行气消痞除满为基本原则。治疗时宜邪正兼顾,扶正祛邪,平调寒热。扶正总以健脾养胃为先,祛邪则需依据病邪属性,分别采用温中散寒、理气解郁、消食导滞、清热化浊、化瘀通络等治法。

3.证治分类

(1)饮食内停证

症状:脘腹痞闷而胀,进食尤甚,拒按,嗳腐吞酸,恶食呕吐,或大便不调,矢气频作,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滑。

证候分析:饮食停滞,胃腑失和,气机郁滞,故脘腹痞闷而胀,拒按;食滞胃脘,胃失和降,故嗳腐吞酸;气机不畅,故大便不调,矢气频作。舌苔厚腻,脉滑为中焦实邪阻滞之象。

治法:消食和胃,行气消痞。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常用药: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导滞,行气除胀;半夏、陈皮和胃化湿,行气消痞;茯苓健脾渗湿,和中止泻;连翘清热散结。

食积较重,加鸡内金、谷麦芽消积化食;脘腹胀满,加枳实、厚朴、槟榔下气除胀;食积化热,大便秘结,加大黄、枳实,或用枳实导滞丸清热通便;兼脾虚便溏,加白术、扁豆或枳实消痞丸健脾止泻。

(2)痰湿中阻证

症状: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苔白厚腻,脉沉滑。

证候分析:痰浊阻滞,脾失健运,气机不畅,故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湿邪困脾,清阳不升,清窍失养,故头晕目眩;湿邪困脾,胃失和降,故身重困倦,呕恶纳呆;湿阻气机,气化不利,故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苔白厚腻,脉沉滑为湿邪偏重之象。

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和中。

代表方:二陈平胃散加减。

常用药:制半夏、藿香、苍术燥湿化痰;陈皮、厚朴理气消胀;茯苓、甘草健脾和胃。

痰湿盛而胀满甚者,加枳实、苏梗、桔梗,或合用半夏厚朴汤调气除胀;气逆不降,嗳气不止者,加旋覆花、代赭石、沉香、枳实降逆止嗳;痰湿郁久化热,见口苦、舌苔黄者,改用黄连温胆汤清热化湿;兼脾胃虚弱者,加党参、白术、砂仁健脾益气。

(3)湿热阻胃证

症状:脘腹痞闷,或嘈杂不舒,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口苦,纳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湿热内蕴,困阻脾胃,气机不利,故脘腹痞闷,嘈杂不舒;湿热中阻,升降失司,热蕴伤津,故恶心呕吐,口干口苦不欲饮;脾为湿困,纳运失职,故纳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壅盛之象。

治法:清热化湿,和胃消痞。

代表方: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

常用药:大黄泻热消痞,和胃开结;黄芩、黄连、栀子清热燥湿;厚朴理气燥湿;菖蒲芳香

化湿,醒脾开胃;半夏和胃燥湿;芦根清热和胃,止呕除烦;黄连、淡豆豉清热燥湿除烦。恶心呕吐明显,加竹茹、生姜、旋覆花降逆止呕;纳呆加鸡内金、谷麦芽消食开胃;嘈杂不适,用左金丸清热和胃;泛酸加左金丸、煅瓦楞制酸;便溏去大黄,加扁豆、陈皮健脾止泻;寒热错杂,改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

(4)肝胃不和证

症状:脘腹痞闷,胸胁胀满,心烦易怒,善太息,或呕恶嗳气,呕吐苦水,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肝气犯胃,胃气郁滞,故脘腹痞闷,胸胁胀满;肝气郁结,气机不舒,则心烦易怒,善太息;胃失和降,故呕恶嗳气;胆胃不和,气逆于上,故呕吐苦水;胃肠不和,气机郁滞,故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均为肝气郁滞之象。

治法:疏肝解郁,和胃消痞。

代表方: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

常用药:香附、川芎疏肝散结,行气活血;苍术、神曲燥湿健脾,消食化滞;栀子泻火解郁;枳实行气消痞;白术健脾益胃;荷叶升清养胃。

气郁明显,胀满较甚者,加柴胡、郁金、厚朴,或用五磨饮子理气除胀;肝郁化火,口苦而干,加黄连、黄芩泻火解郁,或改用丹栀逍遥散。呕恶明显者,加半夏、生姜降逆止呕;嗳气者,加竹茹、沉香降逆止嗳。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分类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