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是由于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过度损耗营养素所造成的营养不足。老年人由于重要脏器功能贮备明显减少、内环境稳定性显著下降以及各种急慢性疾病短期或长期影响,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营养不良包括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及微量营养素缺乏营养不良(micronutrient deficiencies malnutrition,MDM)。本节主要讨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本病多属于“虚劳”范畴,与“痿证”“水肿”等相关。 【病理机制】 本病总由营养摄入相对或绝对不足、利用障碍、消耗太过等方面引起,常可互相影响。常见发病原因如下: 1.能量摄入不足 因食欲减退,消化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疾病、慢性消耗性和功能性衰退性疾病造成食物摄入减少,或因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影响营养素摄入及消化吸收,导致能量摄入不足。 2.食物比例失宜 营养素比例失衡而出现的蛋白能量失调,因基础热能不足导致机体对蛋白利用差,尤其在蛋白营养不良鼻饲患者中,家属喂养蛋白比例偏高,而主食比例过少,热氮比偏低等均可导致营养相对不足。 3.肝脏疾病导致代谢障碍 老年人肝脏合成分解能力下降,加之肝脏疾病致腹水,蛋白流失,而转化不足,则表现为相对严重的低蛋白血症。 4.消耗性疾病 肿瘤、感染、发热、缺氧、焦虑等因素所引起的机体代谢与内分泌紊乱,使患者处于严重的应激和高分解状态。如肺部感染时,产生的痰液中富含大量蛋白质,造成蛋白丢失,以致营养不良,免疫防御功能低下,可加重呼吸衰竭,形成恶性循环。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饮食不节、情志不调、先天禀赋不足、久病体虚、误治失治等多种因素导致脏腑元气亏损、精血不足。饮食偏嗜,或暴饮暴食,影响脾胃运化,导致气血生化乏源;情志不遂或思虑忧伤过度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久病不愈,邪气久居不去,或变生痰浊、瘀血、水饮,消耗正气,最终致气、血、阴、阳虚损,机体失养。 本病病位在五脏,尤以脾肾为主。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故脾肾亏虚,则气血生化乏源,精气亏虚,机体失于濡养,继而出现气、血、阴、阳虚损之候。病理性质多为气、血、阴、阳的虚损,如兼有痰浊、瘀血、水饮则可见本虚标实。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是本病的特点。 【诊断要点】 本病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严重程度、发病时间等因素而不同。临床症状包括体重不增和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消失、贫血、水肿、毛发脱落、皮肤干燥、腹水、无力、肝脏肿大等,全身各器官系统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临床上一般分为消瘦型、水肿型和混合型;根据营养缺乏的程度,分轻、中、重3度;根据发病过程,又可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 1.消瘦型 由能量严重不足所致,其特点为消瘦,皮下脂肪消失,皮肤干燥松弛、失去弹性和光泽,严重者呈“皮包骨头”样。头发枯黄稀疏,容易脱落,双颊凹陷呈猴腮状,患者体弱无力,萎靡不振,脉搏细缓,血压、体温偏低,淋巴结易触及,烦躁不安,对冷敏感,严重者伴有腹泻、呕吐,并可导致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常是死亡的原因。 2.水肿型 由蛋白质严重缺乏所致,以全身水肿为其特点。水肿先见于下肢、足背,渐及全身,患者体软无力,表情淡漠,食欲减退,常伴腹泻,肝脾肿大,有腹水,严重者可并发支气管肺炎、肺水肿、败血症、胃肠道感染及电解质紊乱,常是致死的原因。 3.混合型 绝大多数患者因蛋白质和能量同时缺乏,临床表现可兼见上述二型。 血常规可有贫血表现;尿常规可见比重偏低,进食少时,可出现尿酮体阳性;生化检查可见白蛋白、胆固醇、肌酐等指标下降,相关维生素或微量营养素缺乏等。 本病结合年龄、病史、临床特点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应与生理性体质消瘦及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水肿或消瘦相鉴别。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脏腑气血阴阳 本病总不离乎五脏,而五脏之伤又不外乎气、血、阴、阳,故辨证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早期往往以脾胃虚弱和气血不足表现为主,症见纳差、腹胀、神疲、乏力、唇舌色淡、脉细弱等;后期脾虚及肾,往往气血阴阳俱虚,而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动辄气促、肢体浮肿等。偏于阳气虚者,多见形寒肢冷、短气自汗、心悸气喘、身疲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脉沉细弱等。偏于阴血虚者,多见口眼干涩、心烦失眠、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沉细弦数等。 (2)辨标本虚实 本病病理性质多为虚证,表现为气、血、阴、阳虚损,但病程中又可兼有痰浊、瘀血、水饮等标实之证。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是本病的特点,故临证时应明辨标本虚实。 2.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补益为基本原则,一则根据病理属性的不同,分别采取益气、养血、滋阴、温阳之法;二则密切结合五脏病位的不同遣方用药,以加强治疗的针对性,尤其要重视补益脾肾,以保先后天之本不败,才能促进各脏虚损的恢复。对于虚中夹实,当补中有泻,祛邪以扶正。 3.证治分类 (1)脾胃虚弱证 症状: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身倦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脘腹痞胀,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本,脾胃损伤,元气不充,故身倦乏力;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肌肉失养,故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脾胃运化水谷功能减退,故食欲不振,脘腹痞胀;运化水湿功能减退,故见大便溏薄;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都是脾胃虚弱之征。 治法:健脾益气。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白扁豆、薏苡仁益气健脾渗湿;山药、莲子肉健脾益气,兼能止泻;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 纳呆食少,加山楂、神曲、谷麦芽健脾消食,或用楂曲六君子汤;面色萎黄,唇甲色淡,加四物汤,或用十全大补汤以补血养血;痰多合用二陈汤或三子养亲汤理气化痰;脘腹疼痛,喜暖喜按,合用黄芪建中汤以温中止痛;肢体浮肿,合用五苓散利水渗湿消肿。 (2)气阴两虚证 症状:形体虚羸,体倦乏力,气短难续,两颧潮红,五心烦热,语声低怯,自汗或盗汗,或咳嗽咯血,血色淡红。舌嫩红,有齿痕,苔少,脉细弱或细数。 证候分析:久病失治误治,化火损及气阴,气阴两虚,肌肉失养,故形体虚羸,体倦乏力;气虚则语低气短,自汗;阴虚则潮红烦热,盗汗;虚火灼伤肺络,则咳嗽咯血;舌嫩红,有齿痕,苔少,脉细弱或细数均为气阴两虚之候。 治法:益气养阴。 代表方: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常用药:六味地黄丸滋阴清热,“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生脉散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自汗明显者,可加玉屏风散以固表;气虚明显者,加人参、黄芪以补气;五心烦热者,加地骨皮、秦艽以凉血除烦;心悸不安者,可用天王补心丹或炙甘草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