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原文刍议阴火 ——脾胃之虚是“阴火”产生的根源,脾虚生湿、湿郁化热、湿热互结是病症产生的直接病机 金元医家李杲首创“阴火”理论。该理论在其著作《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中频繁出现,不仅是李杲脾胃内伤学说的核心,也是中医内伤理论的一次创新。“阴火”一词在这两部著作中总计出现42次,其中《内外伤辨惑论》中出现13次,《脾胃论》中出现29次。然而,文中并未对“阴火”作出明确定义,行文较为随意,概念有所混淆,这导致后世对“阴火”的理解角度各异,形成了不同的概念,并存在诸多争议。 本文试图基于《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两书原文,详细追溯“阴火”的概念、别名、由来、病机及治疗,旨在揭示李杲脾胃内伤学说中“阴火”的本义,以求更明确地指导临床治疗用方用药。 “阴火”的概念 李杲在《内外伤辨惑论·卷上·辨阴证阳证》中开篇明言“阴阳之证,不可不详也”,揭示了辨别阴阳在李杲心目中的重要性。《素问·调经论》中可见“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揭示了阴邪与阳邪的相对性。 李杲在《内外伤辨惑论·卷下·吐法宜用辨上部有脉下部无脉》中指出:“阳火之根本于地下,阴火之源本于天上。”天地相对,上下相对,可以看出,在李杲心目中阴火与阳火是相对应思考的。当时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热性疾病流行,治疗多从外感着眼,外感热病的“火”理解起来比较直接,可称为“阳火”,用药多以辛散苦泻。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李杲发现,许多热证实际上是由饮食、劳倦所伤引起,热从内发,属于内伤而非外感。内伤的“火”理解起来没那么直接,相对于外感“阳火”李杲提出了内伤“阴火”的概念。内伤“阴火”与外感发热病证所产生的“阳火”在病因病机、症状及治疗用药方面都有着本质区别。 “阴火”的别名 阴火有很多别名,李杲在不同篇章中将阴火描述为:心火、肝火、脾火、肺火、肾间阴火、胃火、三焦之火、血中伏火等。如心火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卷上·辨阴证阳证》《脾胃论·卷上·脾胃胜衰论》等;肺火相关叙述见于《内外伤辨惑论·卷上·辨气少气盛》《脾胃论·卷中·气运衰旺图》等;肾间阴火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卷上·辨劳役受病表虚不作表实治之》;血中伏火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卷中·饮食劳倦论》等。 另外,肝火、脾火、胃火、三焦之火在文中并未明言,但可以文意推之。如肝火在《脾胃论·卷中·随时加减用药法》中论述为“肾肝伏热”;脾火在《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暑伤胃气论》中论述为“脾者土也,热伏地中”,《脾胃论·卷中·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论述为“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证始得”,《脾胃论·卷中·长夏湿热胃困尤甚用清暑益气汤论》中论述为“盖土生于火,兼于脾胃中泻火之亢甚”“抑遏阳气于脾土,火郁而发之”“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胃火在《脾胃论·卷上·脾胃胜衰论》中论述为“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三焦之“火”在《脾胃论·卷下·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中论述为“三焦者乃下焦元气生发之根蒂,为火乘之”。 有学者认为李杲前后矛盾,但实际上,“阴火”作为一大类,上述各种火只是“阴火”在不同位置、情况中的代名词,说明了阴火为病的广泛性。因此,不同的名称不是关键,追溯“阴火”的由来才是正确认识“阴火”的关键。 “阴火”的由来 对于“阴火”的由来,李杲在《内外伤辨惑论·卷上·辨阴证阳证》中认为途径有四:“饮食失节”“劳役”“酒病”“喜、怒、忧、愁,损耗精气”。饮食不节、劳倦所伤、酗酒、精神情志,四种途径均可致脾胃之气受损。脾胃之气受损后,如《脾胃论·卷中·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所述“脾胃之证,始得则热中”,脾胃之气受损致病初起可见火热证,便是“阴火”。由此可知,“阴火”的由来即是在脾胃气虚基础上产生的“热中”。 “阴火”的病机 “阴火”的病机,一在脾胃虚。李杲在《脾胃论·卷上·脾胃胜衰论》中描述如下,“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于胃,而浇灌四旁,营养气血者也。今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脾气虚弱时,中气不升而降,气机紊乱,郁而生火向上向外。如《脾胃论·卷上·脾胃胜衰论》中言“阴火乃独炎于上而走于空窍,以至燎于周身”。 “阴火”的病机,二在湿热相合。《脾胃论·卷上·脾胃胜衰论》记载:“且湿热相合,阳气日以虚,阳气虚则不能上升,而脾胃之气下流,并于肾肝,是有秋冬而无春夏。”脾虚生湿,湿郁化热。湿为有形之邪,属阴;湿阻气机,郁而化热,热为有形之邪,属阳。脾虚属本虚,湿热为标实。虚、实、阴、阳、标、本,病机的矛盾交织在一起,可在身体各病位出现复杂的表现。 “阴火”的治疗 《脾胃论·卷上·脾胃胜衰论》中可见:“假如时在长夏,于长夏之令中立方,谓正当主气衰而客气旺之时也。后之处方,当从此法加时令药,名曰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长夏时主气衰而客气旺即脾虚湿盛。脾虚生湿、湿盛伤气,二者互为因果。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是《脾胃论》的首方,出自《脾胃论·卷上·脾胃胜衰论》。李杲在《内外伤辨惑论·卷中·四时用药加减法》中提出,“凡治脾胃之药,多以升阳补气名之者此也”。其蕴含的“补气升阳泻火”立方原则是李杲基本学术思想的体现。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药物组成:柴胡一两五钱,炙甘草、黄芪、苍术(泔浸,去黑皮,切作片子,日曝干,锉碎,炒)、羌活各一两,升麻八钱,人参、黄芩各七钱,黄连(去须,酒制,炒)五钱,石膏少许(长夏微用,过时去之,从权),全方10味药。 李杲在《脾胃论·卷上·脾胃胜衰论》中又云,“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当升当浮,使生长之气旺”。清阳本应“出上窍、发腠理”,若脾胃虚衰,则清不升、浊不降。脾升胃降的根本在于脾的升清发散,也正因如此,治疗时更注重升阳。柴胡、升麻、羌活三者味薄而为“风升生”,能引清气上行,具有升发、向外、向上之特性,配伍组方既能升阳、又能散火,其散火之用寓于升阳之中。 阴火的根本在于脾胃虚衰,黄芪、人参、甘草、苍术4味以补脾胃,性甘温,乃“湿化成”之属也,益元气而泻阴火。且借由前面3味“风药”之力上行,如苍术与羌活合用而祛湿,湿去则无以蒙蔽清阳而阳气自升。 火虽因虚而致,但终究有火热之特性,故阴火需用苦寒以泻之。黄芩、黄连二者乃“寒沉藏”之类,味厚则泻,正以其苦寒之气味泻窜扰之阴火。湿邪内生与火交缠而成湿热阻滞,芩、连清热的同时兼能燥湿。石膏味辛气寒,清阳明而和中胃,当应时而从权用之。阴火为病虽有热象,但本于脾胃虚衰,故苦寒之药应斟酌慎用,必需用时亦应佐于大量补益脾胃的甘温之剂中,且需酒浸、火炒以制约其性,使之不过于苦寒。李杲在《脾胃论·卷上·脾胃胜衰论》中又云,“以火、酒二制为之使,引苦甘寒药至顶,而复入于肾肝之下,此所谓升降浮沉之道”。 综上所述,脾胃之虚是“阴火”产生的根源,脾虚生湿、湿郁化热、湿热互结是病症产生的直接病机。治疗既要“求于本”,又要“立足长效求速效”,临证应参考《脾胃论·卷上·胃气下溜五脏气皆乱其为病互相出见论》中所言“先于地中升举阳气,次泻阴火”。高建忠在《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一书中说,阴火是“以中焦为中心的上、中、下三焦气机郁滞化火”。临证时需要注意“全层次辨证、全方位着眼、抓准点突破”,需要耐心把握治疗的次第和节奏。(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作者:张英栋、郝娟娟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