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史髯诗卷后二首(其二)

2025-3-7 21:41| 发布者: 享瑾美| 查看: 100| 评论: 0

摘要: 宋·陈造 脑脂侵眼耐昏眵,诗卷犹便小字题。浪信奇方须损读,即今刮膜胜金篦。 这首诗是南宋人称“淮南夫子”、自号“江湖长翁”的诗人陈造(,字唐卿)对好友史髯诗卷的评点。首句“脑脂侵眼耐昏眵”形象地描 ...

题史髯诗卷后二首(其二)

南宋·陈造

 

脑脂1侵眼耐昏眵,诗卷犹便小字题。

浪信奇方须损读,即今刮膜胜金篦2

 

 

这首诗是南宋人称“淮南夫子”、自号“江湖长翁”的诗人陈造([1133年~1203],字唐卿)对好友史髯诗卷的评点。

此诗用现代语言是说:大致是患上了白内障,脑袋里的脂质不断往眼睛里流侵,但还是能够忍受这昏花与眼眵[chī]的遮挡,这诗文长卷尚且用较小的字体题写,(我也能辨识出来,并津津有味地读下去)。轻易相信奇药妙方所言要减少读书用眼,可当下(绝伦的诗文)把(我的)眼睛脂膜刮除的比那专门用来刮眼膜治疗眼病的工具还胜过。

这首诗,首句形象地描述了诗人视力不佳,眼疾缠身,即使如此,他仍然坚持阅读诗卷,显示出对好友史髯所著的热爱。次句则反映了诗人在阅读时的全身心投入,即使是小字也能辨识。第三句则是诗人表达懊恼自己过于相信奇药妙药方上要求少用眼看书,意思是接触得太晚了,反衬这诗卷太引人入胜了。最后句以夸张的手法赞赏好友史髯的诗卷是精金良玉,有强大的洗眼疗目之功——看这诗卷对眼睛的治疗效果要胜过那专业的金针拨障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

诗的前两句写客观条件差——“昏眵”、“ 小字”,表明是一般情况下是根本没法阅读的,而诗的后两句则写主管感受——“浪信”、“刮膜胜金篦”,这种强烈的反差下,尤显好友史髯所著是让人耳目一新的金相玉质,能让人长读不释的字字珠玑。

总之,这首这首诗对友人作品的赞美诗很是值得玩味与欣赏的。

 

1.脑脂:中医病名。指白内障。唐·韩愈《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诗:“脑脂遮眼卧壯士, 大弨[chāo]挂壁无由弯。王伯大音释引进兴祖曰:“謂張籍病眼。”清·孙枝蔚《目病示诸儿》诗:“左目如杜顗[yǐ], 脑脂融未凝。按,唐杜牧弟杜顗患目疾,医者石公集曾为之治疗。见杜牧《上宰相求湖州第二启》中记录了石公集的治疗方法,强调了治疗时机的重要性——谓此疾名为内障,乃脑积毒热,脂融流下盖塞瞳子所致。须脂老硬如白玉色,始可用针,时未至,则无法治。是说:脑脂这个疾病被称为“(白)内障”,它是因脑部积聚的毒热导致脂质消融向下、外流,覆盖塞满瞳孔,所以形成的。必须等这脂膜变得老化质硬的如同白色的玉石那样时,才可以用银针拨障;时机没到的话,那么就无法治疗好。

2.金篦[bì]刮膜:与成语“金篦刮目”同义,本义指用金篦刮除眼球表面一层薄膜,使盲者复明;比喻翻然醒悟。金篦,古代治眼病的工具——形如箭头,用来刮眼膜,据说可使盲者复明。这成语实际本指古代治疗白内障的金针拨障术,最早见于唐代医学家王焘的《外台秘要》(西元七五二年)一书中。

 

声明:享瑾美著首发中医启疾光网,转载须注明出自启疾光网,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