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膏方临床应用与制备工艺规范

2025-3-9 16:46| 发布者: 享瑾美| 查看: 289| 评论: 0

摘要: 本文件给出了中医膏方的分类,规定了中医膏方的处方开具、服用人群、用法用量、用药忌口、膏前调治、用药安全和制备工艺等要求,适用于中医膏方的临床应用与制备。中医传统的丸、散、膏、丹、汤、酒、露、锭八种药物 ...


6.4用法用量

6.4.1服用时节

6.4.1.1滋补类膏方一般以冬至日起45 d左右,即头九到五九为服用的最佳时节。

6.4.1.2如果一冬服2料膏滋药,则可以提前至立冬,服至次年的立春前结束。

6.4.1.3根据中医四季养生学说,膏方也可四季服用,冬令宜重补,以荤膏为主;夏令宜清补,以素膏、清膏为宜,并适当加用化湿类药物。

6.4.2服用时间

6.4.2.1空腹服:滋补类膏方宜空腹服。如服用后胃肠有不适感,可改在半饥半饱时服用。

6.4.2.2饭前服:病在下焦,欲使药力迅速下达者,宜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 min~60 min时服用。

6.4.2.3饭后服:病在上焦,欲使药力停留上焦较久者,宜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 min~30 min时服用。若饭前服用因空腹而自觉胃肠不适者,可改在饭后30 min~60 min间服用。

6.4.2.4睡前服: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膏方宜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 min~30 min时服用。

6.4.3服用方法

6.4.3.1冲服:取一汤匙膏方(约20 g)置于杯(碗)中,冲入90 °C左右的开水,调匀溶解后温服。

6.4.3.2调服:用适当的汤药或适量黄酒等,隔水炖热,调和均匀服下。若方中因滋腻药过多出现膏药黏稠较难溶化,可用开水炖烊后再服。

6.4.3.3含服:将膏滋含在口中,让药慢慢在口中溶化,咽下膏汁,如治疗慢性咽炎的青果膏等。

6.4.4服用剂量

6.4.4.1服用剂量应根据膏方的性质、患者体质的强弱以及疾病的轻重等情况综合考虑决定。一般每日2次,每次服用膏方取常用汤匙1匙为准(约20 g),儿童适当减量,10 g~15 g为宜。初次服用先以半量开始,适应1周后,改为常规用量。

6.4.4.2膏方中涉及峻猛类药物,用量宜小,并且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以免引发不良反应或耗伤正气。一般性质平和的膏方,用量可以稍大。轻病、慢性病,剂量不必过重。

6.4.4.3老年人的用量应小于壮年;体质强者的用量,可重于体质弱者;妇女用量,一般应小于男子。

 

6.5用药忌口

6.5.1普通忌口

服含人参的膏方时忌食生萝卜,或忌长期食用萝卜;服含制何首乌的膏方时忌猪血、羊血及铁剂;服滋补性膏方时不宜饮浓茶、咖啡、可乐等。

6.5.2体质忌口

阴虚体质者,忌食辛热食品,如狗肉、牛肉、姜、蒜、葱、甜食和炒货等,并忌食海鲜之类发物;阳虚体质者,忌食寒性食品,如蟹、柿子等,并忌用或避免过用厚味腻滞之品;同时还应注意温补肾阳之品切忌滥用,服食鹿鞭、牛鞭、羊肉等要注意观察有无上火表现,以防助火动血、产生变证。

 

6.6膏前调治

部分使用者在服用膏方前需针对性地服用汤药或中成药,俗称“开路方”,目的是调整其生理状态,更好地发挥膏方作用。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服用膏方,适时进补,但对于脾胃虚弱或证情复杂的患者,常先服用2周左右的“开路方”。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a)脾胃功能虚弱者,促进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以更好地发挥膏方养生的功效;

b)患多种慢性病者,因患者病情复杂,用“开路方”可探其体内虚实,确定用药思路;

c)有身心疾病者,如焦虑、抑郁、敏感多疑者,临床上常出现在服用膏方后身体反而不适,先服“开路方”可稳定情绪,调整心态,以利康复。

 

6.7用药安全

6.7.1基本要求

6.7.1.1仔细询问病史

如肝、肾等脏器有基础疾病者,用药尽可能避免对上述脏器产生毒性的药物;如有药物过敏史者,应避免使用导致过敏的药物。

6.7.1.2注意配伍禁忌

避免因配伍不当产生的“相恶”“相反”,易导致药效降低,或产生不良反应,即应遵循“十八反”“十九畏”的原则。

6.7.1.3注意妊娠禁忌

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有致畸作用,甚至造成堕胎的中药为妊娠禁忌用药,分为妊娠禁用药、妊娠忌用药、妊娠慎用药三种,处方时应加以注意。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有关妊娠禁忌的规定为判断是否属妊娠禁忌的主要依据。

6.7.1.4避免药物毒性

避免使用毒性药物,即使使用也要遵循必须和适量的原则,用药时间不宜长。

6.7.2不良反应及处理

有少数人服用膏方后,可能会出现以下不适反应:

a)消化滞缓:服用膏方后如出现不思饮食、腹胀等胃纳不佳症状,应暂停服用膏方,改服1~2周理气和胃消导药后,再恢复少量服用,逐步加量,或以陈皮10 g煎水冲服膏方;

b)上火:服用膏方后如出现齿浮口苦、鼻衄、面部升火、大便秘结等症状,可用清热泻火解毒通腑药煎煮取汁,放入膏方中一起服用,以纠偏差;或以黄芩10 g煎水冲服膏方即可;必要时以汤药调理;

c)肠道刺激:服用膏方后如出现大便溏薄甚至泄泻,应先暂时停服膏方,可用一些理气健脾的药物,配合清淡易于消化的饮食,待脾胃功能恢复后,再从少量开始恢复服用,逐步加量;

d)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荨麻疹、皮肤瘙痒等,一般经抗过敏、对症等治疗后症状可消失。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