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藤

2020-3-10 16:06|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10| 评论: 0

摘要: 丁公藤 Dīnggōngténg(《中国药典》) 本品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 obtusifolia Benth.或光叶丁公藤Erycibe schmidtii Craib的干燥藤茎。主产于广东。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或片,晒干。本品气微,味淡。以切面 ...

丁公藤 Dīnggōngténg(《中国药典》)


本品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 obtusifolia Benth.或光叶丁公藤Erycibe schmidtii Craib的干燥藤茎。主产于广东。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或片,晒干。本品气微,味淡。以切面异型维管束呈花朵状者为佳。生用。

【药性】辛,温;有小毒。

【归经】归肝、脾、胃经。

【功效】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应用】

1.风湿痹痛,半身不遂 本品辛散温通,善于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治风寒湿痹,半身不遂,手足麻木,腰腿酸痛,可单用酒水各半煎服,或与桂枝、羌活、乳香等配伍。

2.跌扑肿痛 本品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之功,以本品为主配伍制成的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丁公藤风湿药酒,亦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用法用量】36g,用于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

【使用注意】本品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慎用。孕妇禁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包公藤甲、乙、丙素,东莨菪内酯,微量的咖啡酸及绿原酸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东莨菪内酯(C10H8O4)不得少于0.050%

2.药理作用 丁公藤所含包公藤乙素有明显的抗炎及镇痛作用;包公藤甲素、丙素有显著的缩瞳作用;包公藤甲素具有拟M-胆碱作用及强心作用;丁公藤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促进作用,有发汗作用。

3.不良反应 丁公藤中毒时主要是表现强烈的拟胆碱样作用,可见汗出不止,唾液分泌增加,气喘,腹痛,腹泻,四肢麻木,瞳孔缩小,血压下降,心搏减慢等。丁公藤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未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炮制;二是丁公藤过量使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油松节下一篇:昆明山海棠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