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

2019-4-5 12:47| 发布者: 启疾光| 查看: 170| 评论: 0

摘要: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要求,规范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提高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质量,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制定本培训大纲。 ...


 

附件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2019年修订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要求,规范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提高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质量,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制定本培训大纲。

 

  一、培训目标

以全科医学理论为基础,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通过较为系统的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培训,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热爱全科医学事业,掌握全科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达到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基本要求,能够为个人、家庭、社区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

 

  二、培训对象

  符合以下条件的临床医师可申请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已取得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拟从事全科医疗工作、尚未接受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二)二级及以上医院中取得临床执业医师资格、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三年及以上、拟从事全科医疗工作、尚未接受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其他专业临床执业医师。

 

  三、培训时间和方式

  (一)培训时间

  培训总时长不少于12个月,可以在2年内完成。其中,全科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培训不少于1个月(160学时)、临床综合诊疗能力培训不少于10个月、基层医疗卫生实践不少于1个月(160学时)、全科临床思维训练时间不少于 20 学时(穿插培训全过程)。

  (二)培训方式

培训采取模块式教学、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允许培训基地根据培训对象的专业背景、工作年限和个性化需求,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灵活安排培训内容,重在全科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具体要求见表1

1 培训模块、轮转科室、培训时间及培训方式

培训模块

培训单位/轮转科室

培训时间

培训方式

全科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培训

由国家公布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全科医学教研室(系)承担,培训地点自选。各培训基地应当将教学大纲报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备案

1个月

可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面授与远程培训相结合方式进行。面授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 56 学时,可分次进行。

临床综合诊疗能力培训

全科医学科

2个月

1.由本人所在的二级以上医院或者国家公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培训时间不少于10个月;培训基地暂未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的,其全科医学科的轮转时间计入内科。

2.内科应当依据表2要求的主要病种/健康问题选择轮转相应三级学科科室。

3.皮肤科和精神科的轮转时间共1个月,培训对象可结合实际合理选择。

4.外科、妇科、皮肤科、精神科以门诊教学为主。

内科

2个月

神经内科

1个月

儿科

1个月

急诊科

1个月

外科

1个月

妇科

1个月

皮肤科、精神科

1个月

基层医疗卫生实践

由基层实践基地承担。在全科、预防保健科、康复医疗科、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进行训练

1个月

分为全科医疗实践和公共卫生实践。

全科临床思维训练

由国家公布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全科医学科承担,穿插在培训全过程,培训地点自选。各培训基地应当将教学大纲报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备案。

20学时

以病例讨论为主,采用教学示范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门诊教学、病房教学、基层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病例讨论应不少于10次。

 

四、培训内容及要求

  (一)全科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培训

  主要包括:全科医学及其相关理论、国家医疗卫生体系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健康管理及慢性病管理、社区康复、卫生信息管理、预防医学等内容。具体培训细则如下:

  1.全科医学及其相关理论

  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方法,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全科医学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方式;我国全科医生培训模式、转岗培训目标和大纲。

  熟悉: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现状,国家关于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方针政策;临床预防的概念、原则与方法。

  2.国家医疗卫生体系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掌握: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和相关政策,包括医疗保障制度。

  熟悉: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类型、功能、执业范围、服务对象;双向转诊、签约服务、绩效考核的相关内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相关政策。

  3.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

  掌握: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病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医患关系模型及其意义、全科医疗中医患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的方法。

  熟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基层常见医疗纠纷及其预防、处理。

  4.健康管理及慢性病管理

  掌握:健康管理的基本概念;生命周期及其健康维护的概念与基本方法;疾病筛检的原则与方法;基层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技能,以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管理技能与规范为重点;避孕节育基本知识和服务技能。

  5.社区康复

  掌握:康复医学的概念;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服务模式与内容。

  熟悉:康复评定的种类和特点;常用物理疗法、作业疗法、中医药传统康复疗法、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方法。

  6.卫生信息管理

  掌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应用与管理。

  熟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远程医疗、转诊绿色通道、互联网医疗等;计算机检索相关信息的基本途径与方法;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

  7.预防医学

  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社区卫生诊断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健康教育服务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内容、识别与处理原则。

  了解:常用卫生统计分析方法,基础数据的常规处理;基层常见慢性病的膳食指导原则,居民营养监测方法。

  8.其他

各省(区、市)根据本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可适当安排其他相关理论学习内容。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