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科医疗服务技能。 掌握:全科医生基层接诊的问诊技术、体格检查、医患沟通技巧,以人为中心的临床思维和照顾方式,基层常用药品的合理使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每人至少完成2份规范的健康档案);家系图的绘制与家庭结构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双向转诊指征、流程和方法;法定传染病报告与处理服务流程。 熟悉:儿童免疫规划实施流程;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处理规范,严重精神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障碍的早期识别和转介处理。 2.慢性病管理。 掌握: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重点慢性病人及高危人群的筛查、预防控制与健康管理服务;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熟悉:群体和个体的健康教育技能(包括教育、咨询、评价等),结合卫生主题日至少组织一次群体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实施营养指导的具体方法;社区慢性病的运动及心理指导。 了解: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社区常见疾病的康复方法。 3.社区重点人群保健。 掌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包括: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预防接种服务规范、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熟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及相关政策;老年保健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要求;老年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处理及居家照顾、家庭病床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4.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管理。 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常用评价指标;服务需求评价、社区卫生诊断的基本步骤,全科医生团队工作方法;病人满意度调查及分析;与其他有关社区组织及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沟通协作的途径和方法。 (四)全科临床思维训练。 主要以病例讨论为主的方式进行,穿插于培训全过程,提高培训对象关于常见健康问题的临床诊疗和常见慢性病基层管理过程中的全科临床思维能力。 重点内容见表4。 表4 全科临床思维训练的主要内容
病例讨论共计10次,每月1次,每次病例讨论2学时,由培训基地全科医学科组织实施。 五、相关培训内容减免办法 培训基地可根据培训对象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时间截至培训报到当日),适当减免相关培训内容。 (一)取得省级及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颁发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合格证书的培训对象,其全科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培训可予以减免。 (二)来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培训对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疗工作2年及以上、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其基层医疗卫生实践可予以减免。 (三)来自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培训对象,具有主治医师资格的,其原从事专科(以医师执业证书中的注册范围为准)所对应二级学科的临床轮转培训可予以减免,其中医师执业注册范围为内科、神经内科、急诊科专业的,其内科、神经内科、急诊科的临床轮转培训可同时予以减免;在所在医院独立设置的全科医学科全职从事全科医疗、教学工作满2年的,其临床轮转培训、基层医疗卫生实践和全科临床思维训练可予以减免。 (四)来自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培训对象,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资格的,其临床轮转培训可予以减免;在所在医院独立设置的全科医学科从事全科医疗、教学工作满1年的,其基层医疗卫生实践和全科临床思维训练可予以减免。 (五)注册为其他专业专科医师,但已通过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者,或通过省级及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的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培训时间超过10个月并获得合格证书者,可在原注册执业范围基础上增加全科医学专业执业范围。 六、组织管理 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培训的组织与管理,并制订具体的培训计划和管理方案,充分发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的作用。 (一)全科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培训:由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遴选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资质的培训机构或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承担。 (二)临床综合诊疗能力培训:由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遴选的临床培训基地承担,优先考虑国家建设的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 (三)基层医疗卫生实践:由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遴选的基层实践基地承担。 七、考核与结业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两部分,考核工作由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理论考核或实践技能考核不合格者,由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补考。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全部合格者,获得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