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楝子

2020-3-20 11:27|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16| 评论: 0

摘要: 川楝子 Chuānliànzǐ(《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树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四川。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用时打碎。本品气特异,味酸、苦。以个大、饱满、 ...

川楝子 Chuānliànzǐ(《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树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四川。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用时打碎。本品气特异,味酸、苦。以个大、饱满、外皮金黄色、果肉黄白色者为佳。生用或炒用。

【药性】苦,寒;有小毒。

【归经】归肝、小肠、膀胱经。

【功效】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

【应用】

1.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 本品苦寒清泄,既能清肝火,又能行气止痛,为治肝郁气滞疼痛之良药,尤善治肝郁化火诸痛。治肝胃不和或肝郁化火所致胸胁、脘腹疼痛,以及疝气疼痛,常与延胡索配伍,如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治寒疝腹痛,常配伍小茴香、木香、吴茱萸等,如异气汤(《医方简义》)。

2.虫积腹痛 本品既能杀虫,又能行气止痛。治蛔虫等引起的虫积腹痛,每与槟榔、使君子等同用。外用杀虫而疗癣,治头癣、秃疮,可单用本品焙黄研末,以油调膏,外涂。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炒用寒性减弱。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川楝素、黄酮、多糖、脂肪油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川楝素(C30H38O11)应为0.060%0.20%,炒川楝子应为0.040%0.20%

2.药理作用 川楝子有松弛奥狄氏括约肌,收缩胆囊,促进胆汁排泄的作用;能兴奋肠管平滑肌,使其张力和收缩力增加;川楝素具有驱虫作用,作用缓慢而持久,对猪蛔虫、蚯蚓、水蛭等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川楝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此外,尚有抗炎、镇痛、抗氧化、抗生育、抗癌等作用。

3.不良反应 本品主要毒性成分是川楝素、苦楝萜酮内酯等。川楝子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对肝脏有损害,会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正常传递功能,还会造成急性循环衰竭和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中毒较轻时,可见头晕、头痛、思睡、恶心呕吐、腹痛等,严重时会出现呼吸中枢麻痹,中毒性肝炎、内脏出血、精神失常等症状。

【其他】同科属不同种的植物苦楝树Meliaazedarach L.的成熟果实,称为苦楝子。其性状与本品略有不同,性能功效相似,但毒性较川楝子为大,应区别用药,不能混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檀 香下一篇:乌 药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