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近视矫正相关技术操作规范(国卫办医政函〔2024〕494号)暨角膜屈光性透镜取出术操作规范

2025-3-22 14:24| 发布者: 葆伢美| 查看: 139| 评论: 0

摘要: 角膜屈光性透镜取出术是指应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基质扫描制作光学透镜,并将透镜从周边角膜小切口取出,以矫正屈光不正的一种手术方式。本规范适用于开展角膜屈光性透镜取出术的医疗机构。手术室面积和尺寸应符合飞秒激 ...



三、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适应证

1.患者本人有通过角膜屈光性透镜取出术矫正屈光不正的愿望,心理健康且对手术疗效具有合理预期。

2.年龄在18 周岁及以上的近视、散光患者。超出此年龄范围者若有择业要求、高度屈光参差、角膜疾病等需行治疗,可酌情综合评估。在充分理解手术的基础上,患者本人或法定授权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3.屈光度数相对稳定(连续2 年每年屈光度数变化在0.50D 或以内)。球镜度数-0.50~-10.00 D,柱镜度数在5.00 D以内。矫正极低屈光度数需个性化评估。

4.角膜无影响手术的云翳或斑翳,角膜地形图形态无异常。

5.角膜厚度合适,预计剩余角膜基质床中央厚度在280μm 以上,特殊情况下至少在250 μm 以上。

6.无明显影响手术的其他眼部疾病和/或全身器质性病变。

(二)禁忌证

存在下列情况中任何一项为手术禁忌。

1.无法理解或配合术前检查及手术的患者。

2.圆锥角膜或可疑圆锥角膜等角膜扩张性疾病。

3.活动性眼部病变或感染。

4.重度干眼。

5.严重眼附属器病变,如眼睑缺损、严重眼睑闭合不全。

6.未控制的青光眼。

7.严重影响视力的白内障。

8.严重角膜疾病,如重度角膜混浊、角膜基质或内皮营养不良或其他角膜疾病;角膜外伤、不规则散光、瘢痕;角膜移植术后、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严重眼底疾病等。

9.未控制的全身系统性疾病或精神类疾病,包括未控制的全身结缔组织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等。

10.全身感染性疾病。

(三)需特殊沟通酌情处理的情形

下列情况中任何一项,有可能对手术操作、术后恢复或手术疗效产生干扰或增加不确定性,如确需手术,须与患者充分沟通、患者知情同意且采取相应措施。

1.年龄未满18 周岁。

2.每年屈光度数变化大于0.50 D

3.角膜相对较薄。

4.近视超过-10.00 D

5.散光超过5.00 D

6.角膜曲率大于48.00 D 或角膜曲率小于38.00 D

7.角膜中央光学区存在云翳、血管翳。

8.弱视。

9.对侧眼为盲或低视力。

10.经过治疗并稳定的眼底病变。

11.不影响矫正视力的轻度白内障。

12.已排除青光眼的高眼压、已控制的青光眼。

13.单纯疱疹性或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病史。

14.妊娠期和哺乳期。

15.轻度睑裂闭合不全。

16.轻中度干眼。

17.已控制的糖尿病。

18.正在服用全身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19.已控制的癫痫、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

 

四、手术知情同意

向患者说明以下情况,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一)角膜屈光性透镜取出术是矫正屈光不正的方法之一。

(二)手术目的:矫正屈光不正,减少或摆脱对眼镜的依赖。

(三)手术局限性:手术只是矫正屈光度,近视相关眼底并发症风险仍存在,术后需定期检查眼底等。

(四)手术替代方法: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及其他角膜屈光矫正手术及晶状体屈光手术等。

(五)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屈光度数矫正不理想、如欠矫、过矫、散光,视觉质量不理想、角膜感染、角膜层间反应、视力恢复延迟、角膜上皮植入、干眼等。

 

五、手术过程

(一)环境及设备检测

手术当日开机前应检查手术室温度、湿度等环境指标,检查并校准飞秒激光仪等相关设备。

(二)术前准备与核对

1.患者准备:术前宣教,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手术医师的配合方法。

2.手术应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患者眼周皮肤、结膜囊消毒应符合相关消毒技术规范,手术医师应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132019)中的要求进行外科手消毒。

3.所有手术器械均需灭菌合格。

4.核对输入的手术参数:包括患者姓名、出生日期、眼别、术式、屈光度、切削量、光学区大小等。

5.麻醉:一般选择眼表面麻醉。

(三)手术流程

1.常规铺巾,开睑器开睑,去除手术区多余水分。确认患者摆正头位、体位、眼位与下颏位置,让患者注视上方指示灯。术者准确对位,以治疗照明影像、固视光点及瞳孔中心为相对参照物。

2. 通过调整, 确认对位和负压吸引正确, 水印达80%-90%时启动负压固定。

3.再次确认中心对位和负压吸引是否正确,不合适时可酌情重复操作。

4.开始激光扫描。①在激光扫描开始时,密切观察患者注视是否正确,以及是否存在负压环边缘水分过多、结膜嵌入负压环等异常情况。②激光扫描过程中如发现角膜基质透镜制作异常,患者眼球大幅度转动或位置偏离等影响预期效果,应立即暂停手术。③在未确定异常情况发生的原因并加以解决之前,应推迟手术。

5.在手术显微镜下确认切口和透镜边缘后,用合适的手术器械分离并取出角膜基质透镜。①分离透镜:分离角膜切口,随后分离透镜边缘的上部及下部,先分离透镜的上表面,再分离透镜的下表面。②透镜取出后确认角膜基质透镜完整性。

6.如有必要可冲洗,拭干并闭合角膜切口。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