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有并发症患者(成人)的抗菌药物治疗,见表2。 合并骨关节炎者建议三联治疗;心内膜炎者建议四联治疗;合并脑膜炎、脑膜脑炎建议三联治疗,定期行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根据症状缓解程度、骨关节损害恢复情况、心内膜炎缓解情况及脑脊液化验结果来决定疗程。 表2 有并发症患者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成人) 3.特殊人群治疗。 (1)孕妇和哺乳期女性。 利福平(600~900mg/次,1 次/天)6 周,联合头孢曲松(1~2g/次,1 次/天)2~3 周。 (2)儿童。 2 月龄至8 岁儿童:复方磺胺甲噁唑(24~36mg/kg/d,分两次口服,6 周)+利福平(15~20mg/kg,1 次/天,口服6 周)或者复方磺胺甲噁唑(24~36mg/kg/d,分两次口服,6 周) + 庆大霉素( 5mg/kg , 1 次/ 天, 静脉注射7~10天)。 复方磺胺甲噁唑过敏者,8 岁以上儿童可用多西环素(4.4mg/kg/d,每日最大量200mg,分两次口服,6 周),8岁以下儿童可用头孢曲松(14 天以下20~50mg/kg/d,15 天~12 岁20~80mg/kg/d,体重50kg 及以上的儿童,同成人常规剂量,1 次/天)2~3 周。 (三)并发症治疗。 1.脊柱炎、骶髂关节炎。 若复发感染,脊椎不稳定,显著的脊椎后突,引起难以控制的疼痛,形成局灶脓肿经抗菌治疗无缓解等情况时建议外科手术。 2.脑膜炎、脑膜脑炎。 颅压高者给予降颅压治疗。疗程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情况而定,建议以脑脊液恢复正常为治疗终点。 3.心内膜炎。 出现瓣膜穿孔、破裂、脱垂或脓肿,赘生物有随时脱落危险,引发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情况时,应考虑外科干预。 4.卵巢炎或睾丸炎。 在抗菌药物治疗基础上,可短期加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四)中医治疗。 布病之核心病机为湿热疫邪痹阻经筋、肌肉、关节,耗伤肝肾阴血。临床分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三期论治。 1.急性期。 临床表现:发热或呈波状热,午后热甚,恶寒,大汗出而热不退,烦渴,或伴胸脘痞闷、关节肿疼、睾丸肿痛,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推荐方剂:宣痹汤加减。 常用药物与参考剂量:生石膏30g(先煎)、知母20g、苍术15g、厚朴10g、生薏米30g、青蒿12g、黄芩10g、忍冬藤12g、汉防己10g、杏仁10g、广地龙9g、六一散20g(包煎)。 煎服法:每日1 剂,水煎服,每次100~200ml,每日2~4 次,口服。以下处方服法相同(如有特殊,遵医嘱)。 推荐中成药:痰热清注射液。 2.亚急性期。 临床表现:发热,汗出,午后热甚,身重肢困,肌肉关节疼痛,脘腹胀满,睾丸肿痛,舌红,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濡。 推荐处方:独活寄生汤。 常用药物与参考剂量:独活15g、桑寄生15g、薏苡仁30g、防己10g、秦艽10g、桑枝10g、苍术15g、地龙9g、赤芍10g、丹参10g、黄芩10g、甘草6g。 3.慢性期。 临床表现:病情迁延,面色无华,气短懒言,汗出夜甚,肌肉关节困胀,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推荐方剂:十全大补汤。 常用药物与参考剂量:生黄芪30g、党参15g、苍术15g、茯苓15g、山药15g、当归9g、白芍9g、威灵仙6g、鸡血藤15g、薏苡仁30g、白术12g、炙甘草6g。 十、预防 预防的主要措施包括牲畜布病疫苗预防接种、病畜管理及职业人群个人防护,同时要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暴露后预防:利福平(600mg/次,1 次/天,口服)联合多西环素(100mg/次,2 次/天,口服)或复方磺胺甲噁唑片(2 片/次,2 次/天,口服),21 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