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诊疗方案(最新)

2025-3-24 20:01| 发布者: 国正行| 查看: 51| 评论: 0

摘要: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ZV)感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强传染病。以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出现为特点。可发展为重症,也可因潜伏的VZV再激活而引起带状疱疹。VZV 对热敏感,60℃ 30 分钟可灭活;对紫外线、乙 ...

——关于印发鼠疫等传染病诊疗方案(2023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急函〔2023482号)附件10

 

水痘诊疗方案2023 年版)

 

水痘(Varicella, Chickenpox)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感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以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出现为特点。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时可发展为重症,也可因潜伏的VZV再激活而引起带状疱疹。为进一步规范水痘临床诊疗工作,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为有囊膜的双链DNA 病毒,属正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水痘疱疹病毒属,又称为人类α3 型疱疹病毒。VZV 仅有1个血清型,人类是唯一自然宿主。

VZV 对热敏感,60 30 分钟可灭活;对紫外线、乙醇、碘伏、碘酊、含氯消毒剂等敏感。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是主要传染源。传染期通常从出疹前1~2 天开始到所有皮损干燥结痂为止。

(二)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气溶胶可导致感染;

2.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疱液、黏膜分泌物及污染物可导致感染;

3.母婴传播:孕妇感染后,可垂直传播给胎儿。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初次感染后可获长久免疫,罕见再感染。

 

三、发病机制

病毒自上呼吸道黏膜侵入,在局部淋巴结繁殖,释放入血,感染后约5 天发生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到达肝、脾和其他脏器内增殖后再次入血(第二次病毒血症),引起皮肤黏膜损害,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可出现皮肤黏膜及内脏广泛出血、坏死性病变。水痘痊愈后,病毒可潜伏在神经节内,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被激活,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出现带状疱疹,并具有传染性。

 

四、病理改变

水痘初期病变为皮肤真皮层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扩张充血;随后棘细胞层上皮细胞肿胀溶解,间质液积聚,形成单房水疱疹;多形核细胞浸入疱疹液转为云雾状;最终疱疹液吸收,形成结痂。水痘肺炎时可见间质性肺炎伴结节性实变出血区。水痘脑炎主要为白质区血管周围脱髓鞘病变。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0~21 天,多为14 天。

原发感染通常发生于儿童期,常呈良性自限性,成人及免疫抑制患者可发展为重症。

(一)前驱期

部分患者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纳差及上呼吸道症状,偶可出现前驱疹。此期持续1~2 天。婴幼儿常无前驱期症状。

(二)出疹期

多于发热当天出疹,皮疹有以下特点:

1.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变为丘疹,逐渐形成疱疹、结痂,伴皮肤瘙痒。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1~2周后痂皮脱落,色素沉着可持续数周,一般不留瘢痕。

2.皮疹常呈椭圆形,3~5mm,周围有红晕,疱疹浅表易破,顶部可见脐凹。疱液初为透明,后混浊,若继发细菌感染可呈脓性。

3.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及四肢近端,数目由数个至数千个不等。

4.口腔、外阴、眼结合膜等处黏膜可发生浅表疱疹,易破溃形成浅表性溃疡,伴有疼痛。

(三)重症水痘

多见于小于1 岁的婴儿、孕妇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放化疗、HIV 感染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临床表现为严重的感染中毒症状,体温可高达40℃以上,皮疹多为播散性,常呈出血性皮疹或大疱型疱疹,严重出血或DIC

(四)特殊类型水痘。

1.突破性水痘

接种水痘疫苗6周后出现的野生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病例称为突破性水痘。通常症状较未接种疫苗患者轻,皮疹常不典型,无水疱、结痂等,类似蚊虫叮咬皮疹,多不伴发热。

2.新生儿水痘

患有水痘的母亲分娩时可感染新生儿,新生儿感染后重症比例较高,病死率高达30%。分娩前2周感染水痘可传播给胎儿,症状相对较轻。

3.先天性水痘

母亲孕20周前患水痘或带状疱疹可能累及胎儿,发生先天性水痘,发生率约1%~2%,表现为出生体重低、瘢痕性皮肤病变、肢体萎缩(一个或多个肢体短小或者畸形)、眼部异常(视神经萎缩、白内障、视网膜脉络膜炎、眼球震颤等)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大脑皮层萎缩、小头畸形、癫痫发作、智力低下)等。死亡率高达30%以上。

(五)并发症

1.肺炎。多见于免疫缺陷者、新生儿。于病后1~6 天发生,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咯血、胸痛和肺部啰音。胸片示两肺散在斑片状或结节状影。

2.脑炎。常发生于出疹后第2~6 天或出疹前或病愈后,与一般病毒性脑炎相似,亦可累及小脑,表现为共济失调。

3.皮肤细菌感染。疱疹破溃时可合并细菌感染,病原体以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

4.其他并发症。包括心肌炎、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肾炎等。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