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戏赠左子直纳妾诗》赏析

2025-3-28 22:33| 发布者: 医智宝| 查看: 80| 评论: 0

摘要: 戏赠左子直纳妾诗(用二十药名):今夜天仙子,当归白玉堂。银屏列云母,锦幔缀流黄。重叠合欢被,氤氲沉水香。华灯出粉面,明月弄珠光。竹叶杯中酒,梅花额上妆。含娇尙红蕊,结实定青箱。马齿休嫌老,蜂窠一任狂。 ...

明末清初诗人方文(1612-1669),原名孔文,字尔识,改字尔止;明亡后,更名一耒,号嵞([tú],同“涂”)山、忍冬、明农、淮西山人,江南安庆府桐城人。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吴孟复赞之“先生高见空千载,故与渊明伯仲间”发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其皇皇五十卷诗作中,有一首五言排律以药名连缀成章贺人新婚的诗,特别富有生趣,最能体现其叙事诗流连缱绻的风格。诗名《戏赠左子直纳妾诗》下有小注“用二十药名”:

今夜天仙子,当归白玉堂①。银屏列云母,锦幔缀流黄②。

重叠合欢被,氤氲沉水香。华灯出粉面,明月弄珠光。

竹叶杯中酒,梅花额上妆。含娇尙红蕊,结实定青箱③。

马齿休嫌老,蜂窠一任狂。天门④魂荡荡,地苄⑤水汪汪。

似凤连翘足,非蝯⑥续断肠。只愁萱草嫩,无计避淫羊。

此诗是方文为他的内弟左国棅([1616-1685] ,字子直,晚号眠樵。有“龙眠四杰”之一之称,“铁面御史”左光斗二儿子)纳妾而写的一首贺诗。诗大概写于1654年前后,方文时年44岁,左国棅也年近不惑。

全诗共十韵二十句,每句嵌入一中药名,总计用了二十味中药名,依次是天仙子、当归、白玉、云母、流黄(硫磺)、合欢皮、沉水香(沉香)、华兜草或栗花灯心草或大叶白花灯笼1、粉面2、明月砂或明月草或明月丸3、珠光4、竹叶、梅花、红花或红信或红瑞木5、青箱、马齿、蜂窠、天门、地苄(即地黄)、连翘、续断、萱草、淫羊藿。

此诗前段咏佳偶天成,词扬溢美之氛;后段借题发挥,语含讽谏之词,虽为戏作,却尽显中国诗歌含蓄之美。兹试以今语翻译,大意如下:

今夜天女降人间,嫁给那书香门弟郎。你看那洞房多华美,银屏锦帐溢彩又流光。

叠起那合欢被,点燃那老沉香。华灯下揭开新人面,好似那月下美貂婵。

把美酒斟满,为美人点妆。娇羞似花蕊,生子满华堂。

(用马齿徒增的典故反用戏说)别嫌弃年龄稍大,那只是虚增岁月,身体棒着呢;在洞房小屋颠鸾倒凤还是能跟小伙子一样很疯狂的。那心神情绪饱满热切,似火中烧,欲席卷一切;那宽如大地上的海洋一样深情的眼神,如水一般潋滟不绝(再戏谑直白点,指女子的身体性反应)。

有美人啊深情顾盼,有情郎啊百转柔肠。你这半百情郎哟,莫负她豆蔻年华。

方文以诙谐的笔调写诗以赠内弟,一贺禧,一调侃,尽显曲谕。诗中以不同药名比拟男女角色,故意造成明显反差,暗含诗人对女子命运的惋惜。

诗前三韵以《诗》中“比” 的艺术手法开篇,天仙子下白玉堂,言主人门庭高贵。美人如仙娥,洞房华而不奢,主人家曾经的煊赫余光犹在,给人以光景复见之慨。

第四、五、六韵,六句诗铺陈新人容止端丽,仪礼具备。红蕊、青箱喻示开花结果,表达了诗人对主人子孙绵延的祷颂。

第七、八韵以闺闼之媟[xiè]语,含蓄描写一对新人床笫之欢,气含脂粉。然调笑而不粗鄙,亲昵而不猥狎,在调侃中曲尽主人的窘相,颇含晚明市井小说中描写的景象。潘江《龙眠风雅》第八韵两句“荡荡” 改为荡飏[yáng]”汪汪改为微茫。徐敖编《桐旧集》时,删去七、八二韵。盖以为太俗,吾以为是。

第九、十韵语调陡转,幽伏含讥,当是惩戒之语。诗的上句既以马齿、淫羊等刻画新郎的老而贪享,此处则以连翘、萱草比拟新娘的被动无奈,虽含戏谑,但不失矩度。读此段诗,应不单从字眼上作游戏观,而要从深处体悟作者真正意图:从来续娶悲喜无常,女子命运是不由自主的,年轻时貌美,如纨素之皎洁,一旦色衰爱弛,恩情将绝于中道,况且女子柔弱之躯,正所谓“狂风细柳不胜吹”也。诗的结尾深含规劝的寓意,可见诗人珍惜年华的人生态度。而“只愁”“无计二词,反映诗人对当时文人士大夫沉湎于享乐世风的担忧。

方文此诗,看似寻常游戏之作,仅为药名连缀,玩弄专业技巧。但细心品味,篪埙和乐之音过后,又听曲谕之声,绝非一般诗家所能为之。

诗人会医道,又攀岩涉涧采药,知药名,通药性,将数十位药名炮制成华美诗章,真乃“天真浪漫,触手成妙。”俗中透雅,颇具审美意蕴。全诗语言晓畅,而造氛华美;语含谑浪,而比拟贴切;写男女私情,读至调笑处,让人于会心一哂之余,自觉得讽谏谆谆,读竟余音犹在。

相对于今天的西医,方文生活的明清之际,古老的中华歧黄之术,乃全生之术。“夫驱邪扶正,保命全真,拯夭阏于长年,济疲癃于仁寿者,非资于医则不能致之矣。”足见国人与中医药密切相关。古人良相良医并提,说明医之重要,方文首先是一位儒者,是诗人,旁涉医、卜。医之与卜,皆圣人一事,必儒者乃能知之,其不以为然者,不能通其说也。一首贺诗,居然用近体诗中难度较大的排律写成,其可贵之处在于将二十味药名连缀成篇,形象生动,比拟贴切,通篇笼盖着华美的氛围,谐谑又不失庄重,国药芳香,溢出诗外,此非炉锤妙手,不能为之。

中草药名多取自大自然动、植、矿物以及其它品类。这些出自天然的物质,聚积天地山川之灵气,它们的名称或高雅或朴实,或广大,或精微,或美若神仙,或陋而平常,一味药名,就是一组天地间生灵生命密码,是一代代中华先祖们遍尝百物呕心炉炼而成,洋溢着先贤的性灵神智。

中华医学博大精深,“非洞明阴阳、气运、虚实、表里之理,尽人合天,如见肺肝,不足以临证。”中华医学盛起于上古,而衰微于当今。一般人于岐黄之理很难进入,对数以千万计的中草药名也甚感陌生。方文这首《戏赠左子直纳妾》药名诗,既是一首趣味横生、具有中国传统审美意义的文学作品,能给人带来审美愉悦;也是一首古老的药名歌,让人辨识草木鸟兽虫鱼的千姿百态;更是一剂深含文化意蕴的方剂,慰籍人的心灵。因此,可以说今人读这首诗,在文学欣赏之余,一方面了解晚明文人生活习俗,士婚仪礼,婚姻制度;一方面可以从琅琅上口的诗句中记住那有具有诗意的草药名称,增加对中华医药文化的了解。更深入一些,品味之余,从谐趣中体悟出弦外之音,心灵荡起些涟漪。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