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释】 ①白玉堂:本指神仙所居,后引申为翰林院,亦喻指书香门第、富贵人家的邸宅。 ②流黄:有指玉石名,香料名,硫黄这种药材或元素,褐黄的颜色,褐黄色的物品。这里特指装饰用的褐黄色的绢纱。 ③青箱:古时指收藏书籍字画的箱笼,或指古代行册封礼时装封土的箱匣,亦指青箱学即传家的史学(诸如家谱、家训和历史记载,这些内容不仅记录了家族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还蕴含了家族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这些史学知识在家族内部被视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不断丰富和发展)。这里大致是后两者的合意——能继承“铁面御史”左光斗荣耀与学识,做栋梁之材,封侯拜相。 ④天门:这里非指星座名、天帝所居住的宫庭即天庭之门、帝王宫殿即皇宫城门,也不指鼻口和眉心(印堂穴),而指天机之门即心。 ⑤地苄[biàn]:最早收录于《汉书·艺文志》的“十三经”之一、有“辞书之祖”之称的字辞类文学作品《尔雅》,其《释草》曰:“芐,地黄。”而宋仁宗令丁度等人修撰完稿于宝元二年即1039年的按照汉字字音分韵编排的古代音韵学著作《集韵》曰:“芐:亦作‘芦’”。故这里诗人隐语的是“地户”,即女性阴户。 ⑥蝯[yuán]:古同“猿”,灵长类动物,形态与猴相似。戏谑“猴急”的样子。
【药释】 1.花灯 1)栗花灯心草:别名三头灯心草。为灯心草科栗色灯心草的全草。性味淡、平。清热,利尿。主热病烦渴,小儿烦躁,夜啼,咽喉肿痛,目赤目昏,小便不利。 2)大叶白花灯笼:别名狮子球、山茉莉、白蜻蜓、红顶风、红将军、毛赪桐、九连灯。为马鞭草科植物灰毛大青带根的全株。性味甘淡,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感冒发热,赤白痢疾,肺痨咯血,疮疡、 3)华兜草:又名紫花地丁、光瓣堇菜、堇堇菜、铧头草、犁头草、箭头草、宝剑草、免耳草、金前刀、独行虎、角子、地丁、地丁草,紫地丁、小角子花。是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 性味苦、辛,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 2.粉面 1)即小粉,亦名小麦粉。为小麦麸洗制面筋后澄淀的淀粉。《纲目》:"甘,凉,无毒。"《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厥阴经。"《食疗本草》:"补中益气,和五脏,调经络,续气脉;又炒粉一合,和服断下痢。又性主伤折,和醋蒸之,裹所伤处使定,重者再蒸裹之。"《纲目》:"醋熬成膏,消一切痈肿,汤火伤。" 2)即米麦,亦名米麦麨[Chǎo],为米或麦蒸炒后磨成之粉面。《唐本草》:“主寒中,除热渴,解烦,消石气。”《本草拾遗》:“和水服之,解烦热,止泄,实大肠,止渴。” 3)即玄明粉,别名有元明粉、风化硝/消、朴硝、白龙粉、芒硝等,为芒硝经风化作用而失去结晶水后的无水硫酸钠,泻热通便、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清肺解暑、消积和胃。 4)即水粉,亦名铅华、铅粉、粉锡、解锡、锡粉、流丹、鹊粉、白膏、白粉。为用铅加工制成的四氧化三铅。拔毒生肌,敛疮。外用治疮疡肿毒,创伤出血,烧烫伤。 3.明月 1)明月砂:亦名玩月砂、兔蕈、兔屎、兔粪。为兔科动物蒙古兔等野兔的干燥粪便。味辛,性寒;归肝、肺;去翳明目,解毒杀虫。主目暗生翳,疳疾,痔瘘 2)明月草:又称为夜明草或夜合草。清热凉血,散瘀消肿,祛风除湿,解毒止痛,活血调经。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 3)明月丸(丹):1)明月丸由生地(酒浸)2两、熟地(酒蒸)2两、黄柏(盐炒)2两、知母(盐炒)2两、牛膝(酒浸)2两、枸杞2两、蒺藜1两、羌活1两、防风1两、石斛1两、枳壳1两、菊花1两组成,生精补阴血,益肾养肝,退翳止泪,除涩明目;2)明月丹见《圣济总录》卷八十九:“兔屎49枚,硇砂(如免屎相类大者)49枚。上用生蜜为丸,以生甘草半两(碎),浸1夜,取汁,五更初下7丸。追尸虫,热痨及伤寒烦躁骨热。” 4.珠光 1)即珍珠:别名有真珠、蚌珠、真珠子、药珠、珠子、濂珠等。为珍珠贝科动物合浦母贝、珠母贝、大珠母贝、长耳珠母贝或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等贝壳中外套膜受刺激形成的珍珠。性味甘咸、寒。 入心、肝经。镇心安神,养阴熄风,清热坠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治惊悸,怔忡,癫痫,惊风搐搦,烦热消渴,喉痹口疳,目生翳障,疮疡久不收口。 2)即珠光香青:别名大叶白头翁、一面青、大火草、避风草、火草、山萩[dí]等。菊科香青属草本植物。味微苦、甘,性平。清热解毒,祛风通络,除湿止痒,驱虫。用于感冒,牙痛,痢疾,风湿关节痛,蛔虫病;外用治刀伤,跌打损伤,颈淋巴结结核。 5.红蕊 1)即红瑞木:亦名椋子木。为山茱萸科植物红瑞木的树皮、枝叶。性味苦、微涩,性寒。清热解毒,止痢,止血。主湿热痢疾,肾炎,风湿关节痛,目赤肿痛,中耳炎,咯血,便血。 2)红信(“蕊”通“芯”时,与“信”谐音):别名有人言、人信、信砒、红矾、红砒、红言石、红信石、红人言。为氧化物类矿物砷华矿石或炼制品,主含三氧化二砷,也含有少量硫化砷,有剧毒。祛痰平喘,去腐生肌,截疟,杀虫。用于寒喘气促、不能平卧、痔疮、瘘管、瘰疬、牙疳等。
声明:医智宝综合公众号“文都桐网”李国春《方文药名诗赏析》著,首发中医启疾光网,转载须注明出自启疾光网,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