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子

2020-4-3 14:10|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11| 评论: 0

摘要: 黄药子 Huángyàozǐ(《滇南本草》)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干燥块茎。主产于湖南、湖北、江苏。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根叶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本品气微,味苦。以片大,外皮色棕褐 ...

黄药子 Huángyàozǐ(《滇南本草》)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干燥块茎。主产于湖南、湖北、江苏。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根叶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本品气微,味苦。以片大,外皮色棕褐,切面色黄者为佳。生用。

【药性】苦,寒;有毒。

【归经】归肺、肝、心经。

【功效】化痰散结消瘿,清热凉血解毒。

【应用】

1.瘿瘤 本品苦寒泄降,功擅化痰软坚,散结消瘿,为治痰火互结所致瘿瘤之要药。《斗门方》治项下气瘿结肿,单以本品浸酒饮;亦可与海藻、牡蛎等配伍。现代常用于治疗多种甲状腺肿大。

2.疮疡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 本品苦寒入血分,能凉血降火解毒。治疮疡肿毒,常与金银花、紫花地丁等清热解毒药配伍,也可单用捣烂外敷;用于热毒咽喉肿痛,常与射干、山豆根、大青叶等同用;用于毒蛇咬伤,则与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重楼等同用内服或外敷。近年来常用本品配伍薏苡仁、山慈菇等,用治消化系统及甲状腺肿瘤,有一定效果。

此外,本品还有凉血止血作用,可用于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咳血等;并兼有止咳平喘作用,亦可治咳嗽、气喘、百日咳等。

【用法用量】煎服,515g;研末服,12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或磨汁涂。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不宜过量、久服。多服、久服可引起吐泻腹痛等消化道反应,并对肝肾有一定损害,故脾胃虚弱及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二萜类成分:黄独素AD等。还含皂苷、鞣质和淀粉等。

2.药理作用 黄药子对缺碘所致的动物甲状腺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水煎剂或醇浸物水液对离体肠管有抑制作用,而对未孕子宫则有兴奋作用。水煎剂体外对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乙醇浸膏对单纯疱疹病毒有较强的对抗作用。甲醇总提取物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抗炎效果存在着一定的量效关系。黄药子能直接抑制心肌,醇浸物水液的抑制作用较水煎剂强。黄药子素ABC以及薯蓣皂苷等均具有抗肿瘤作用,尤其对甲状腺肿瘤有独特的疗效。此外,流浸膏有止血作用,黄药子多糖还有降血糖作用。

3.不良反应 常规剂量服用黄药子制剂后,也有可能出现口干、食欲不振、恶心、腹痛等消化道反应。服用过量可引起口、舌、喉等处烧灼痛,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瞳孔缩小,严重者出现黄疸。其直接毒性作用,是该药或其代谢产物在肝内达到一定浓度时干扰细胞代谢的结果,大量的有毒物质在体内蓄积可以异致急性肝中毒,最后出现明显黄疸、肝昏迷,也有因窒息、心脏停搏而死亡。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竹沥下一篇:猫爪草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