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便民惠民服务协同应用 8.电子健康卡应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各类卫生健康服务机构应用电子健康卡,建立统一患者身份主索引,整合线上线下各类身份凭证,实现跨机构、跨系统的居民统一身份认证和医共体内医疗健康服务“一卡通用”。具体功能:实名认证与授权服务、电子健康卡激活/授权/领取服务、--码通生成服务、多卡(码)协同应用服务﹑跨域主索引服务及应用监管等。 9.“互联网十诊疗”服务。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全县统一的“互联网十诊疗”服务门户,通过网站、小程序﹑公众号等途径,为居民提供线上咨询﹑问诊、随访﹑续方、在线支付,检验检查结果及健康管理在线查询、上门护理等服务﹐优化居民就医体验。具体功能:便捷寻医﹑智能导诊﹑在线咨询/复诊/续方、就诊记录查询、预约检查、就诊提醒﹑在线支付﹑报告查询﹑用药指导、护理服务﹑健康宣教﹑处方流转﹑医保结算等。 10.“互联网+慢病”协同管理。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以全县统一的“互联网+慢病”管理服务门户为入口,建立慢病管理临床服务中心信息系统,完善慢病一体化管理互联网应用,发挥县乡村一体化优势和主导作用,采取医防结合、上下联动的服务模式,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高血压、2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提供慢病筛查建档﹑健康风险评怙﹑顶有寸与转诊﹑慢病随访等线上线下一体化慢病管理全流程服务﹐整体提升县域慢性病防控管理能力。具体功能:慢病筛查﹑慢病建档﹑健康咨询﹑健康评估﹑智能预警﹑健康干预﹑慢病随访、分级转诊﹑健康监测﹑健康宣教等。 11.“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不同层级医疗卫生机构诊疗系统﹑重点公共卫生业务系统等数据互通共享,支撑县级以上医院全、专科医师下沉基层开展签约服务。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居民提供线上协议签订﹑健康咨询﹑T病随访、基层转诊以及效果评价等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提开签约店民感受度。利用信息系统记录家庭医生服务行为﹐作为考核评价家庭医生服务履约的重要指标,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具体功能:线上线下签约协议管理﹑家庭医生和签约居民身份管理、签约服务包配置管理﹑线上支付、在线咨询﹑健康随访﹑满意度调查﹑绩效评价﹑统计分析等。 l2.预约诊疗服务。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统一信息标准、统一资源管理、统一服务途径的一站式预约诊疗服务信息系统﹐整合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的诊疗资源,支持居民通过多途径、多渠道进行分时段预约,包括挂号,检查、检验﹑体检、日间手术、住院﹑签约等预约服务。建立区域双向转诊信息系统﹐支持患者的电子病历﹑健康档案互联共享调阅﹐实现区域内医共体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之间的上转﹑下转及跨医共体转诊。转诊时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完成挂号、床位﹑检查﹑检验、日间手术等预约服务。患者按预约日期前往转诊医疗机构就诊﹑检查、入院,提高患者就医便捷性,减少患者就医等待时间,促进分级诊疗落地实施。具体功能:预约登记﹑预约取消﹑预约资源同步﹑预约资源管理、黑名单管理﹑转诊申请﹑接诊管理﹑转诊结案﹑转诊知识库、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调阅﹑转诊明细查询﹑转诊信息管理﹑统计分析等。 13.中医智能辅诊服务。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由县级中医医院牵头建立中医智能辅诊服务中心信息系统,提供智能辨证施治、体质辨识建议﹐推荐中医处方,提供中医药健康宣教知识,开展中医诊疗服务业务指导﹐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诊疗服务水平。具体功能:智能问诊﹑中医辅助诊疗﹑智能推荐、体质辨识、中医知识库﹑养生知识库﹑中药煎配﹑远程中医咨询服务、名老中医经验数字化传承等。 14.中药智能药学服务。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由县级中医医院牵头建立智慧共享中药房信息系统,支持县域内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享县级医院中药药学服务﹐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中药药学服务与监管﹐强化中药申领﹑调拨﹑储存﹑调配﹑核对、发放﹑煎煮﹑配送、药嘱等全过程的可追溯和精细化管理,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及医共体之间中药信息共享和同质化服务﹐提升基层个体化用药、煎药﹑制剂等中药药事服务能力。具体功能:中药库存管理﹑中药调剂管理、中药处方点评管理﹑中药煎药管理、中药信息追溯﹑中药制剂管理﹑中药配送管理等。 15.基层缺药登记服务。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基层缺药登记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对经审核通过的延伸处方和个性化治疗需求处方,支持患者在基层就诊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缺药登记﹐实现按照临时采购程序配送至登记机构。具体功能:药品登记﹑登记取消﹑登记资源同步、登记资源管理﹑黑名单管理、采购申请﹑使用管理、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调阅﹑药品明细查询﹑统计分析等。 16.居民用药监测服务。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居民用药监测服务信息系统﹐以患者为主索引记录居民连续就诊看病用药情况,汇集用药全量信息,绘就居民用药地图、用药画像﹐形成基层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和儿童等用药队列﹐预测全人群药品使用需求,精准研判药品资源供应趋势。具体功能:用药数据自动采集、用药指标监测﹑药品使用综合评价、重点患者用药提醒、居民健康状况分析﹑药物政策查询﹑临床指南查询、药品供应风险评估、药品资源保障管理﹑统计分析等。
(三)医疗管理服务协同应用 17.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服务。依托县级医学检验资源共享中心、医学影像诊断资源共享中心,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全县统一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信息系统﹐完善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检验﹑检查全过程质量控制。对接省市级检验检查质控中心、医保信息平台﹐实现医共体内医疗卫生机构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参保人可查询、医保经办机构可调阅。具体功能:可互认项目管理、互认范围管理、互认规则管理、互认信息推送、不互认理由填写、互认确认、互认状态查询、互认监管、互认统计分析等。 18.合理用药审核及药事管理协同服务。根据《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要求,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采用智慧药学分析引擎建立统一信息标准的合理用药审核及药事协同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监控及全处方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处方/医嘱上传至合理用药审核信息系统,牵头医院对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审核,主动对处方进行分析﹑干预、点评和监管﹐有效预防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实现临床用药全过程智能化管理。对全县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针对性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门诊处方﹑住院医嘱、互联网医院电子处方的前置审方服务﹐开展处方点评和用药指导﹐监测处方执行情况和处方流转状态﹐形成对患者合理用药的事前监控、事中干预、事后分析﹐促进优质﹑紧缺的药师资源共享及药学服务下沉,保障患者合理用药和安全用药。具体功能:智能前置审方、药师审方﹑用药规则管理、合理用药干预、合理用药分析、处方点评﹑统计报表﹑药学知识查询、处方审核﹑处方退回﹑处方流转、处方接收﹑费用结算、处方点评﹑用药跟踪﹑统计分析、知识库等。 19.医保业务协同服务。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建立医保业务协同信息系统﹐与医保结算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提供医保结算﹑异地转诊﹑异地就医结算、本地医院转诊证明、参保证明、特殊病种门诊治疗待遇申报﹑双通道药品申报等服务。具体功能:转诊证明、本地医保结算﹑异地医保结算﹑特殊病种门诊治疗待遇申报﹑双通道药品申报、医保结算监测等。 20.远程医学教育。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远程医学教育信息系统﹐由上级医院和专家通过音视频和课件等方式为县域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提供专业业务培训﹑临床医学知识教学﹑疑难病案讨论以及临床手术操作技术培训支持,提升医护人员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能力。具体功能:学员管理、课程管理、课件管理、视频查询﹑视频点播、直播申请﹑直播审核﹑在线直播、直播反馈、课程录制﹑培训考核﹑统计分析等。 21.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依托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覆盖县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培训师资数据库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库,搭建线上、线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管理、培训﹑交流及指导平台﹐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县域全面规范的开展﹐持续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便捷性。具体功能:教学管理﹑视频点播、线上直播﹑实训管理﹑模拟诊疗﹑远程会诊、远程指导﹑考核评估、中医药适宜技术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