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功能指引

2025-4-5 22:13| 发布者: 启疾光| 查看: 239| 评论: 0

摘要: 坚持数字健康创新﹑绿色﹑科学发展理念﹐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规范集约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整合医共体内各项职能和资源﹐优化业务服务流程﹐优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数据共享,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 ...

 

附件2

福建省三明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应用典型案例

 

一、案例综述

三明市基层卫生系统升级改造(以下简称“基卫升级改造”)契合三明市医疗健康发展的信息化体系建设以及三明医改的发展特色要求﹐着重围绕在“平台一体化、智能化赋能﹑医卫融合、区域协同”四个方面进行改造与提升。纵向深化上级医疗机构与基层社卫医疗机构的联动协调﹐横向协同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等服务﹐构建起上下联动、医卫融合、同质化管理的医疗健康服务信息化支撑体系。

 

二、需求挑战

三明市原有基卫系统面临系统架构相对过时、与国家标准体系脱节、医卫协同相对薄弱﹑医共体区域协同难、公卫信息化短板明显等诸多问题。因此,三明市基卫升级改造迫在眉睫,同时面临诸多需求挑战﹐需要构建基层医疗卫生一体化平台﹐推进医卫融合﹐推进医共体模式下的医疗卫生同质化管理。提升公卫服务与管理能力﹐做实做细公共卫生服务。优化家庭医生签约信息化应用﹐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等。

 

三、当前进展

三明市基卫升级改造已在市里全面展开﹐目前完成11个区县146 家医疗机构的基卫升级改造,新系统实施上线后在运行效率、稳定性﹑便捷性﹑智能化、可视化、精细化等方面的显著提高。同时,基卫系统功能和数据标准不断优化完善,基卫数据与医共体总医院内数据互联互通﹐促进数据反馈的实时性及业务协调的紧密性不断加强﹐为进一步推进医共体业务协同和医卫融合﹐提升临床医疗同质化水平和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供极大助益。三明市基卫升级改造助力三明市的医院信息化升级建设遒路迈出坚实步伐,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与水平。未来﹐将充分发挥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作用﹐以高质量信息化技术为三明市医共体建设提质增效。既顺应人民群众健康的新期盼﹐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又以数字化创新模式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三明市“六大工程”及“健康中国”的建设添薪助力。

()统一数据标准,实现县域业务同质化管理

1.建立医共体内统一编码体系和数据标准规范。县域通过对诊断﹑药品﹑耗材、收费的编码统一,以及对数据共享等改造,为县域医共体内数据互通共享和业务联动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

2.推进县域内数据互通共享应用。将基层医疗﹑健康档案数据逐步推送至各总医院集成平台数据中心,实现县域内卫生健康数据全面汇聚与统计,基于县域健康医疗数据﹐实现患者全景 360视图县域内统一应用,支撑医院间协同开展医疗服务和同质化管理。

3.建立覆盖市、县、乡、村一体化业务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机制。基层医生可以通过“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平台”实时调阅病人在上级医疗机构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检查检验数据,通过该机制,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提高接诊效率,节约宝贵的医疗资源﹐为进一步实现县域内医疗业务同质化管理打好基础。

 

()打通信息壁垒,实现基层多系统融合应用

l.医卫融合。医卫融合改造在医疗模块中加入公卫服务提醒,如诊间建档、诊间签约、诊间随访、诊间调阅。在公卫模块加入医疗数据推送,实现医疗服务和公卫管理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提升服务及时性和数据准确性。

2.业务协同。基于健康数据中心,实现建档协同、随访协同、慢病协同、诊疗协同,全景患者360视图应用在基层实现﹐基层医生可更全面了解病人数据﹐促进医疗服务同质化﹐让病人得到更精确的治疗。

3.电子病历系统。建立三明市统一的基层电子病历系统﹐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统一单点登录,极大提高医生工作效率与患者就诊体验感。同时通过深度集成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为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提供基卫系统临床医生未书写病历﹐限制其挂号下个病人功能﹐总院可要求上线相关功能。

 

()注重质量质控,实现基层业务能力稳步提升

1.建立基层电子病历规范标准。专家组牵头﹐制定全市统一的基层电子病历标准模板﹑护理表单模板﹐,统一电子病历规范。

2.部署基层合理用药系统。智能提醒基层医务人员规范用药,上级审方﹐促进基层整体药事服务质量提升。

3.开展基层电子病历质控。病历质量控制,形成县级总医院对基层医院的全程指导以及监控流程。

4.开展公共卫生数据质控。对服务项目缺漏﹑不合规数据、未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智能化标记,可视化管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