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流派传承的思考与开拓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中医流派传承已逾千年,先生口传心授,临证带教,流派传承的方法和模式大抵不变。然中医流派传承现状又是如何?又有何瓶颈和困惑?我们又该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医呢?这是在当代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中医流派传承的现状 宋代以来,不同地域涌现了不同的中医流派,有的绵延百年,有的别具特色。如北方的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有刘河间、张元素、李杲、王好古等诸多大家;又如南方的孟河医派,费、马、巢、丁四大家,互相交流,代代相传,甚或互师联姻;其他又诸如钱塘医派、新安医派、龙砂医派等等,兴盛不衰,各领风骚。 自上海开埠以来,海派中医已有百余年历史,形成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特点,不同流派在此争鸣,内科如丁氏内科、张氏内科、颜氏内科,外科如顾氏外科、夏氏外科,妇科如朱氏妇科、蔡氏妇科,儿科如徐氏儿科、董氏儿科,伤科如石氏伤科、魏氏伤科等,在各自传承创新上独树一帜。然而有些流派,如伤科八大家的个别医派,逐渐萎缩,甚至出现传承人才断档的情况。 目前国家对中医流派传承工作采取了许多保护和促进工作,各地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名医工作室,国家级的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室、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等,上海则开展了两轮的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和海派中医流派传承与特色技术扶持项目,今年又开展了海派中医流派传承人才培养和流派诊疗中心项目,力图从培养中青年传承人才和构建临床高地的角度,深入推进中医流派传承工作。此外,另有多个流派入选了国家级和上海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可以说目前的政府部门对流派传承的支持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二、中医流派传承的困境 (一) 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忧虑 当今的流派传承工作,继承和弘扬流派的临床学术特色,培养流派后备继承人才是当务之急。有些老师曾指出,学生在创新方面走在时代之先,但在继承方面往往不足,如果每代学生继承老师七成经验,几代之后所剩无几。还有专家指出,传承总结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已众所周知,毫无新意,并非流派的独到经验和技术特长,一般的经验则并不需要“抢救”。此外,还有过于重视继承老中医的学术和临床,缺乏对海派中医人文精神的继承等问题。 (二)中医诊疗规范化对流派传承发展的约束 统一教材、课程设置的中医院校教育已成为中医教育的主要模式。这种规范化的教育模式,与流派特色的个性化传承与发展之间存在天生矛盾。随着中医临床质量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医诊疗规范化、标准化的呼声也日益强烈,有关中医临床术语规范、诊断疗效标准、病种临床路径的研究与实践探索逐渐兴起。如何妥善处理规范化、标准化与中医流派特色发挥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中医流派传承发展的重要课题。 (三)流派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单一 目前的流派人才培养主要以临床跟师、完成相关医案医论等规定套路,有的学生往往为完成任务而学习。对于目前单一的培养方法,学生是否能原汁原味地继承老师的相关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否能更好地发扬流派特色及临证技术,值得深思。 (四)各流派之间互相保守,缺乏交流 虽然目前网络信息化不断进步,但不同流派之间仍缺乏沟通交流,对各自的核心技术或有保留。曾几何时,徐氏儿科徐仲才跟师火神川医祝味菊而擅用温药以治小儿重症伤寒,石氏伤科石仰山跟师丁派门人黄文东学习内科而打下扎实中医功底,皆传为佳话。现今这种摒弃门派之见,甚至跨科别的传承更是少之又少。 三、中医流派传承的开拓 在共性的传承传播规律中寻找适合流派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空间,立足于“继承”,着眼于“创新”,充分挖掘流派文化的价值内涵,增强流派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注重中医学术流派之间相互沟通、融合借鉴、科学整合,在彰显中医学术流派特色的基础上提高临床疗效、扩大影响、吸纳参与者,发展壮大流派。 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施杞教授认为:“流派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源泉,学科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石,流派传承和学科建设两者应互相结合,流派传承为学科建设开拓深度,学科建设为流派传承提升高度。”岭南罗氏妇科第三代传人罗颂平教授认为:“中医学术流派与师承教育是中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模式。中医学术流派与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医独特的文化与学术现象。这是中医学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生存与发展方式,是中医学术创新的平台,人才培养的土壤。” 我们从上海中医流派传承实践中,总结出流派传承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独立研究阶段(本流派学术经验、特色疗法和人文精神的凝练与固定),第二阶段是比较研究阶段(不同流派在近似专业或病种之间异治同效机制、病机治法原理等的比较与关联),第三阶段是融合研究阶段(若干流派在内化精神动力与外延学术精髓等领域的融会贯通)。基于此,上海目前流派传承工作的绝大部分尚处于独立研究的层面,比较研究极少,更无融合研究。 对于当前形势下的中医流派传承工作,我们提出一些新方法、新思路以供参考: (一)开设中医流派门诊 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及分基地所在医疗机构开设本流派特色门诊,保证每日均有流派医生出诊,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中医流派门诊应运用具有本流派特色的诊疗规范开展临床工作,发挥专病优势。 (二)运用信息管理系统 发挥当前网络信息系统优势,建设中医流派诊疗数据平台与质控系统,保证流派诊疗质量,并且组织专家对中医流派门诊定期进行考核。 (三)加强流派交流合作 不同流派、不同科别之间,应毫无保留地将各自流派文化与特色技术共享,加强交流。鼓励青年流派人才脱产至其他流派进修学习。 (五) 广纳多方支持力量 吸纳多方力量为中医流派建设做贡献,不排斥民营资本进入中医流派建设团队,甚至可以不依附于公立医疗机构,独立开设以流派命名的中医诊所。 总而言之,中医流派传承应以提高疗效、服务临床为核心,以培养人才、弘扬特色为宗旨,如此,流派的生命才能生生不息。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医国正行网观点 中医国正行网 国正行编辑 作者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研究员贾杨,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医药传承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徐立思 转自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