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 全文【翻译】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声音之相和,前后之相随。 天下以形名言美恶,其所谓美且善者,岂信美且善哉。彼不知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声音、前后之相生相夺,皆非其正也。方且自以为长,而有长于我者临之,斯则短矣。方且自以为前,而有前于我者先之,斯则后矣。苟从其所美而信之,则失之远矣。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当事而为,无为之之心;当教而言,无言之之意。夫是以出于长短之度,离于先后之数,非美非恶,非善非不善,而天下何足以知之。 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 万物为我作,而我无所辞。我生之为之,而未尝有,未尝恃。至于成功,亦未尝以自居也。此则无为不言之报,其为美且善也,岂复有恶与不善继之哉。 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圣人居于贫贱而无贫贱之忧,居于富贵而无富贵之累,此所谓不居也。我且不居,彼尚何从去哉,此则居之至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