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结化痰汤 陈皮(一钱) 半夏(制二钱) 茯苓(二钱) 桔梗(八分) 枳壳(七分) 贝母(一钱)栝蒌仁(二钱) 黄连(五分) 黄芩(二钱) 栀子(二钱) 苏子(二钱) 桑皮(三钱)朴硝(八分) 杏仁(三钱) 甘草(八分) 上锉。水煎。入姜汁磨木香服。 一论遍身四肢骨节走注疼痛。牵引胸背。亦作寒热。喘咳烦闷。或作肿块。痛难转侧。 或四肢麻痹不仁。或背心一点如冰冷。脉来沉滑。乃是湿痰流注。经络关节不利故也。 清湿化痰汤 南星(泡二钱) 半夏(制二钱) 陈皮(一钱五分去白) 茯苓(三钱去皮) 苍术(一钱五分米泔炒) 羌活(二钱) 白芥子(三钱) 白芷(二钱) 甘草(八分) 上锉。水煎。入竹沥、姜汁。磨木香。温服。骨节痛甚。及有种块作痛者。名曰痰块。 加乳香一钱。没药一钱。海石三钱。朴硝五分。头顶痛。加川芎一钱五分。威灵仙三钱。 手臂膊痛。加薄桂引南星至痛处。 一论内伤七情。痰迷心窍。神不守舍。神出舍空。空则痰生。以致憎寒壮热。头痛昏沉迷闷。上气喘急。口出涎沫。症类伤寒。兼治中风痰厥气厥。不省人事者。 清热导痰汤 人参(二钱) 白术(一钱五分去芦) 茯苓(三钱去皮) 陈皮(二钱去白) 半夏(二钱姜制) 南星(二钱姜制) 枳实(三钱麸炒) 桔梗(八分) 黄连(五分) 黄芩(二钱)栝蒌仁(三钱) 甘草(八分) 上锉。生姜煎。入竹沥、姜汁同服。 家传清气化痰丸(制造甚得法。化痰清火。开膈顺气。消痞除胀。醒酒消食殊效。) 天南星(四两)、大半夏(四两)二味先用米泔水各浸三五日,以透为度,洗净切片,以碗一个盛贮晒干。先姜汁、次皂汁,又次矾汁,又次硝水晒干。一用生姜汁浸一旦夕晒干。一用皂角煎水去渣,浸一旦夕晒干。一用白矾一两煎水,浸一旦夕晒干。一用朴硝一两煎水浸一旦夕晒干。) 青皮(去穣)、陈皮(去白)、枳壳(去穣麸炒)、枳实(麸炒)、白术(去芦)、白茯苓(去皮)、苏子(炒)、白芥子(炒)、萝卜子(炒)、香附(盐水炒)、栝蒌仁、干葛、桔梗(去芦)、苦杏仁(去皮)、黄芩(酒炒)、神曲(炒) 、麦芽(炒)、山楂(蒸去子)、白豆蔻(去壳)、前胡(去芦)、甘草(各一两) 上为细末。用前浸四味药水。加竹沥一碗。泡蒸饼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或茶或姜汤送下。 一论健脾胃。清火化痰。顽痰能软。结痰能开。疏风养血。清上焦之火。除胸膈之痰。清头目、止眩晕。 千金化痰丸 胆星(四两) 半夏(姜矾牙皂同煮半日用四两) 陈皮(去白三两) 白茯苓(去皮二两)枳实(麸炒一两) 海石(火 一两) 天花粉(二两) 片芩(酒炒二两) 黄柏(酒炒二两) 知母(酒炒一两) 当归(酒炒四两) 天麻(火煨三两) 防风(去芦二两) 白附子(炮二两) 甘草(生三两) 大黄(酒蒸九次五两) 白术(米泔浸炒四两) 气虚。加人参八钱。 上为细末。神曲二两。打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茶水送下。 一秤金 一名金珠化痰丸。治痰嗽如神。又治劳嗽。 用半夏十斤。米泔水浸十日。换水三次。取出。切作两半晒干。用白矾五斤。水一桶。 入铁锅内化开。将半夏入矾水内。浸二十日取出。切作四瓣晒干。用生姜十斤。另研取汁。再入半夏浸二十日取出。晒干为细末。听用。粉草十斤。去皮。为粗末。入锅内。添水煮数沸取出。以布滤去渣。将净水仍入锅内。熬成膏子。和成剂。每病重者。用药二钱半。轻者二钱。金箔十张。和一大丸。与病患噙化。忌房事。此药神效。不可轻忽。 一治痰壅方梨汁(一钱) 生姜汁(半钟) 蜜(半钟) 南薄荷末(三两) 上为匀。重汤煮十余沸。任意食。降痰。验如奔马。 一论痰饮为病。或狂或眩晕等症。无不奏效。 白丸子 中州传明岐传。 川南星(四两) 半夏(十两) 白附子(五两) 小川乌(三两) 上俱切片。春七夏三。秋八冬十日。水浸。一日一换。日晒夜露。南星、半夏放瓷器内少加姜汁同浸。去麻性。次将前药磨。又将绢巾滤去渣。澄白粉晒干。白米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姜汤滚水任下。其药放舌上不麻为度方妙。 钓痰仙方 鲁府秘方硼砂(一钱) 白矾(半生半焙一钱) 瓷青(上细瓷器打下青研细一钱) 甜瓜蒂(五分) 青礞石( 红浸姜汁内一钱) 上共研细末。每用二厘。薄荷浓汤调入鼻内即愈。 一人气短有痰。小便赤涩。足跟作痛。尺脉浮大。按之则涩。此肾气丸补饮也。用四物送六味丸。不月而康。仲景先生云。气虚有饮。用肾气丸补而逐之。诚开后学之蒙 。济无穷之夭枉。肾气丸即六味丸也。 一儒者体肥善饮。仲秋痰喘。用二陈、芩、连。益甚。加桑皮、杏仁。盗汗气促。加知母、枳壳。不时发热。余以为脾肺虚寒。用八味丸以补土母。补中益气以安中气而愈。 一妇人因怒吐痰。胸满作痛。服四物、二陈、芩连、枳壳之类。不应。更加祛风之剂。 半身不遂。筋渐挛缩。四肢痿软。日晡益甚。内热口干。形体倦怠。余以为郁怒伤肝脾。气血复损而然。遂用逍遥散、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调治。喜其谨疾。年余悉愈。形体康健。 补中益气汤(见内伤) 六味丸 八味丸(俱见补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