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第十六至十八章(含王弼和苏辙注解) ...

2019-8-3 21:33| 发布者: 国正行| 查看: 1353| 评论: 0

摘要: 第十六章 至虚极(修道进入虚无至极的意境), 守静笃(安守宁静气定神闲)。 万物旁作(万物在时空的隧道中行进), 吾以观其复(我可以反复观察他们的循环)。 夫物芸芸(天地万物芸芸众生), 各复归其根(各自都 ...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
其次,亲之誉之(
其次的,人民近而赞美他)。
其次,畏之(
再次的,人民畏惧他)。
其下,侮之(
更次的,人民轻蔑他)。
信不足焉(
信用不足的君主),
有不信焉(
自然有不信任他的臣民)。
犹兮其贵言(
谨慎做到不随意发号施令),
功成事遂(
帮助人民实现心愿),
百姓皆谓:我自然
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全文【翻译】

至高至善的掌权者,人们仿佛感觉不到其存在。次一等的,赢得人们的亲近赞 誉。再次的,使人们畏惧害怕。更次的,遭人们侮慢轻蔑。信实不足,才有不信。悠悠然大道之行,无须发号施令,大功告成之后,百姓都视之为自然而然的事,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啊!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太上,下知有之;
太上,谓大人也,大人在上,故曰太上。大人在上,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故下知有之而已。


其次,亲而誉之;
不能以无为居事、不言为教,立善行施,使下得亲而誉之也。


其次,畏之;
不能复以恩仁,令物而赖威权也。


其次,侮之。
不能法以正齐民而以智治国,下知避之,其令不从,故曰侮之也。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言从上也。夫御体失性,则疾病生;辅物失真,则疵衅作。信不足焉,则有不信,此自然之道也。己处不足,非智之所济也。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自然,其端兆不可得而见也,其意趣不可得而睹也。无物可以易其言,言必有应,故曰悠兮其贵言也。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以形立物,故功成事遂,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太上,下知有之;

  以道在宥天下,而未尝治之,民不知其所以然,故亦知有之而已。

其次,亲之誉之;

   以仁义治天下,其德可怀,其功可见,故民得而亲誉之。其名虽美,而厚薄自是始矣。 

其次,畏之侮之。

 以政齐民,民非不畏也,然力之所不及,则侮之矣。

信不足,有不信,

 吾诚自信,则以道御天下足矣。唯不自信,而加以仁义,重以刑政,而民始不信矣。

犹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谓我自然。

   圣人自信有馀,其于言也,犹然贵之不轻出诸口,而民已信之矣。及其功成事遂,则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分类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