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真理与谬误), 全文【翻译】 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 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 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 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绝学无忧。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知性命之正,而以学求益,增其所未闻,积之不已,而无以一之,则以圆害方,以直害曲,其中纷然,不胜其忧矣。患夫学者之至此也,故日绝学无忧。若夫圣人未尝不学,而以道为主,不学而不少,多学而不乱,廓然无忧,而安用绝学耶?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学者溺于所闻而无以一之,则唯之为恭,阿之为慢,不可同日言矣,而况夫善恶之相反乎?夫唯圣人知万物同出于性,而皆成于妄,如画马牛,如刻虎竞,皆非其实,愍焉无是非同异之辨,孰知其相去几何哉?苟知此矣,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无足怪矣。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圣人均彼我,一同异,其心无所复留,然岂以是忽遗世法,犯分乱理而不顾哉?人之、所畏,吾亦畏之;人之所为,吾亦为之。虽列于君臣父子之间,行于礼乐刑政之域,而天下不知其异也。其所以不婴于物者,其心而已。 荒兮其未央哉。 人皆徇其所知,故介然不出畦吵。圣人兼涉有无,无入而不可,则荒兮其未可央也。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怕兮其未兆,若婴兄之未孩, 人各溺于所好,其美如享太牢,其乐如春登台,嚣然从之,而不知其非。唯圣人深究其妄,遇之泊然不动,如婴儿之未能孩也。 乘乘兮若无所归。 乘万物之理而不自私,故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 众人守其所知,各自以为有馀。圣人包举万物而不主于一,超然其若遗也。 我愚人之心也哉,纯纯兮。 纯纯,若愚而非愚也。 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世俗以分别为智,圣人知群妄之不足辨也,故其外若昏,其中若闷。 忽若晦,寂若无所止。 忽焉若晦,不见其津涯也。寂然无朕,不见其所止宿也。 衆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 人各有能,故世皆得而用之。圣人才全德备,若无所施,故疑于顽鄙。 我独异于人,儿贵食母。 道者,万物之母。衆人徇物忘道,而圣人脱遗万物,以道为宗,譬如婴儿无所杂食,食于母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