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是气血调和。阳施阴化也。诊其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少阴心脉也。心主血脉。 又云。肾名胞门子户。尺中肾脉也。尺中之脉。按之不绝者。妊娠之脉也。三部浮沉正等。按之无断绝者。有娠也。 又左手沉实为男。右手浮大为女。左右俱沉实。生二男。左右俱浮大。生二女。 又尺脉左偏大为男。右偏大为女。左右俱大产二子。又左右两尺脉皆浮。为产二男。不尔女作男生。俱沉为产二女。不尔男作女生。 又左手尺脉浮大者男。右手尺脉沉细者女。又得太阴脉为男。得太阳脉为女。 太阴脉沉。太阳脉浮。欲知男女。背面行。夫自后呼之左回首是男。右回首是女。又看上阃时。夫从后急呼之。左回首是男。右回首是女。 妇人妊娠左首乳房有核是男。右首乳房有核是女。 妊娠一月。名曰始形。饮食精熟。酸美受御。宜食大麦。毋食腥辛之物。是谓才贞。足厥阴养之。足厥阴者。肝之脉也。肝主血。一月之时。血流涩如不出。故足厥阴养之。足厥阴穴右足大指歧间白肉际处。 妊娠二月。名曰始膏。毋食腥辛之物居必静处。男子勿劳。百节皆痛。是谓始藏也。足少阳养之。足少阳者。胆之脉也。主于精。二月之时。儿精成于胞里。故足少阳养之。足少阳穴在足小指间本节后跗骨上一寸陷中者是。 妊娠三月始胎。当此之时。血不流。形像始化。手心主养之。手心主者。脉中精神。内属于心。无悲哀思虑惊动。手心主穴在掌后横纹是。诊其妊娠脉滑疾。重以手按之散者。胎已三月也。 妊娠四月之时。始受水精。以成血脉。其实宜稻粳。其羹宜鱼雁。是谓盛荣。以通耳目而行经络。洗浴远避寒暑。是手少阳养之。手少阳者。三焦之脉也。内属于腑。四月之时。儿六腑顺成。故手少阳养之。手少阳穴。在手小指间。本节后二寸是也。诊其妊娠四月。欲知男女。左脉疾为男。右脉疾为女。左右俱疾为生二女。当此之时。慎勿泻之。必致产后之殃何谓也。是手少阳三焦之脉。内属于三焦。静形体。和心志。节饮食。 妊娠五月。始受火精。以成其气。卧必晏起。洗浣衣服。深其屋室。浓其衣裳。朝吸天光。以避寒殃。其食宜稻麦。其羹宜牛羊。和以茱萸。调以五味。是谓养气。以定五脏者也。一本云。宜食鱼鳖。足太阴养之。足太阴脾之脉主四季。五月之时。儿四肢皆成。故足太阴养之。足太阴穴在足内踝上三寸也。诊其妊娠脉。重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又其脉数者。必血怀。脉紧者必胞阻。脉迟者必腹满喘。脉浮者必水怀为肿。 妊娠六月。始受金精。以成其筋。欲微劳。无得静处。出游于野。数观走犬。及视走马。宜食惊鸟猛兽之肉。是谓变腠膂筋。以养其爪。以牢其背膂。足阳明养之。足阳明胃之脉。主其口目。六月之时。儿口目皆成。故足阳明养之。足阳明穴在太冲上二寸者是也。 妊娠七月。始受木精以成体。劳躬摇支。无使定止。动作屈伸。居处必燥。饮食避寒。常宜食稻粳。以密腠理。是谓养骨牢齿者也。手太阴养之。手太阴肺脉主皮毛。七月之时。儿皮毛已成。故手太阴养之。手太阴穴。在手大指本节后。白肉际陷中。诊其妊娠七月。脉实大牢强者生。沉细者死。怀躯七月而不可知。时时衄而转筋者。此为躯衄。时嚏而动者非躯也怀躯七月。暴下斗余水。其胎必损而堕。此非时孤浆陨下故也。 妊娠八月。始受土精。以成肤革。和心静息。无使气极。是谓密腠理而光泽颜色。手阳明养之。手阳明者大肠脉。大肠主九窍。八月之时。儿九窍皆成。故手阳明养之。手阳明穴。在大指本节后。宛宛中是。诊其妊娠八月。脉实大牢强弦紧者生。沉细者死。 妊娠九月。以受石精。以成皮毛。六腑百节。莫不毕备。饮醴食甘。缓带自持而待之。时谓养毛发。多才力。足少阴养之。足少阴者肾之脉。肾主续缕。九月之时。儿脉续缕皆成。故足少阴养之。足少阴穴在足内踝后。微近下前动脉是也。妊娠十月。五脏俱备。六腑齐通。纳天地于丹田。故使关节人神咸备。然可预修滑胎方法也。 一论妇人经水不行。已经三月者。尺脉不止。则是胎也。 验胎散 川芎为末。每服一钱。空心艾叶煎汤调下。觉腹内微动。则有胎也。若服后一日不动。非胎。必是经闭。 一治妇人经水过月不来。难明有无胎孕。 艾醋汤 用好醋炒艾。服半盏后。腹中翻大痛。是有孕。不为痛。是无孕。 一论妇人经水不行。身无病似病。脉滑大而六脉俱匀。乃是孕妇之脉也。精神如故。恶闻食气或但嗜一物。或大吐。或时吐清水。此名恶阻。切勿作病寒治之。宜服此药。如觉恶心呕吐。加丁香、生姜煎。 保生汤 人参(二钱) 白术(五钱) 橘红(五钱) 香附子(五钱) 乌药(五钱) 甘草(一钱) 每锉一两。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水煎五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或为末。姜汤调亦可。 一论恶阻。谓妇人有孕。恶心阻其饮食也。宜服 养胃汤 当归(酒洗) 白芍(酒炒) 白术(去芦炒) 白茯苓(去皮) 陈皮 藿香 砂仁 神曲(炒) 半夏(汤泡透切片用杏仁炒过不伤胎气) 香附(炒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锉生姜三片。枣二枚。 一妇人有孕。呕吐不止。予用二陈汤。半夏姜汁炒用一半。甘草用一半。生姜七片。煎服立止。 一妇人妊孕三月。其经月来三五次。但不多。饮食如故。此血盛有余。儿大能饮。自不来矣。后果然也。 一论子烦。谓妊娠烦躁。而闷乱心神也。宜进 竹叶汤 白茯苓(去皮一钱) 防风(去芦一钱) 麦门冬(去心) 黄芩(各一钱半) 上锉一剂。竹叶五片。水煎。温服。 一论子痫。谓妊娠痰涎潮涌。目吊口噤。不省人事也。 羚羊散 当归(酒洗) 川芎 防风 独活 白茯苓(去皮) 五加皮 薏苡仁 酸枣仁(炒) 杏仁(去皮) 木香 甘草 羚羊角 上锉一剂。生姜五片。水煎。温服。 一论儿在腹中哭。用多年空房下鼠穴中土一块。令孕妇噙之。即止。 一论子悬。谓妊娠心胃连痛。兼治胎气不和。心腹胀满疼痛。或临产惊恐气结。连日不下。及胎前一切诸疾。悉宜此方加减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