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从生到死), 全文【翻译】 【译1】人始出于世而生,最终入于地而死。属于长寿的人有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据说,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也受不到武器的伤害。犀牛于其身无处投角,老虎对其身无处伸爪,武器对其身无处刺击锋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域。 【译2】 【注释】[1]从韩非子注——不论生死,人皆有四肢九窍;送生致死,亦以此四肢九窍。联系上句“出生入死”的总概括,以及后面的“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的总结论,此意顺达。有人将“十有三”译为“十分之三”,不和此章深意。 【翻译】人一生出来,就进入了死亡。人以四肢九窍活著,人以四肢九窍死去,人以这四肢九窍,将自己的生命送到死地。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世人太贪婪今生的享乐了。听说善于得到并持守真生命的人,行路不会遇到老虎,打仗不会受到伤害。在他面前,凶牛不知怎么投射它的角,猛虎不知怎么扑张它的爪,敌兵不知怎么挥舞他的刀。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已脱离了死亡的境地啊!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出生入死,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出生入死, 性无生死,出则为生,入则为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 用物取精以自滋养者,生之徒也。声色臭味以自戕贼者,死之徒也。二者既分生死之道矣。吾又知作而不知休,知言而不知默,知思而不知忘,以趣于尽,则所谓动而之死地者也。生死之道以十言之,三者各居其三矣,岂非生死之道九,而不生不死之道一而已乎?不生不死,则《易》所谓寂然不动者也。老子言其九,不言其一,使人自得之,以寄无思无为之妙也。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有生则有死,故生之徒,则死之徒也。人之所赖于生者厚,则死之道常十九。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至人常在不生不死中,生地且无,焉有死地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