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祛风之剂 祛风之剂,是以辛散疏风或熄风止痉药为主组成,能治疗风病的方剂。风病的范围很广,概言之,可分“外风”和“内风”二大类。 外风病是指六淫中的风邪侵入人体 ,留滞经络、肌肉、筋骨、关节等,发生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筋脉拘急,口眼歪斜,语言謇涩等证候,一般称为“真中风”。或者出现眩晕头痛,肢体疼痛,麻木不仁,屈伸不利,肌肤瘙痒等症。 内风病即内生之风,多因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或营血虚乏,血不养筋,或邪热亢盛,灼伤阴血,肝木失养所致。其临床 见症因发病机理不同,亦各有异。如阴虚阳亢,气血上逆,可见头目眩晕,脑中热痛。甚者突然昏倒,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此又称“类中风”。如热极生风,常见高热不退,四肢抽搐等症。根据外风宜散,内风宜熄的治则,祛风剂又分疏散外风和平熄内风两大类。此外,尚有外风引动内风,或内风兼挟外风者,临证当辨证施治,内外兼顾。 1.小续命①汤(孙思邈)风痉②通剂。 (《备急千金要方》) 【歌诀】 小续命汤桂附芎 麻黄参芍杏防风 黄芩防己兼甘草 六经③风中此方通 【词解】①续命:患者正气虚弱,被外风侵袭,突然不知人事,半身不遂,语言困难等症出现,病证危急,服用本方能扶正祛邪,转危为安,故名叫小续命汤。 ②风痉:风,此指外受风邪侵袭而致突然昏倒,不知人事,或半身不遂等症,又叫“真中风”,即外中风邪。痉,病名。以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口噤、手足抽搐等为主要见症。痉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因风、寒、痰、湿、火壅滞经络所致。虚证多因过汗,失血,素体虚弱,气虚血少,津液不足,筋失濡养所致。根据病因不同,痉又有刚痉、柔痉、风痉、痰火痉、虚痉等名称。古人认为伤风有汗为柔痉,伤寒无汗为刚痉。 ③六经: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合称。 【组成】桂心(《保命集》作桂枝)川芎 麻黄 人参 芍药 杏仁 黄芩 甘草 防己各一两(各3克) 附子一枚(3克) 防风一两半(6克) 生姜五两(l0克) 【用法】水煎分三次温 服。 【功用】祛风散寒,扶正除湿。 【主治】六经中风。症见不省人事,筋脉拘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X謇涩(即语言困难,说话不流利),或神气溃乱等,即刚柔二痉、风湿痹痛等证。 【方析】六经中风(外风侵袭)为本方的主证。感受外风,每因人体 正气不足,风邪乘虚而入,且常夹寒、夹热、夹湿、诸邪侵犯人体 ,故正气不足、夹寒、夹湿均为本方的兼证。故方中防风辛温 散风,甘缓不峻,为治风通用之药,且能胜湿解痉,为君药。麻黄、生姜、桂枝发散肌表,疏散风寒,以通经络,共为臣药。防己祛风除湿止痛;杏仁能散能降,可疏散肺经风寒痰湿;人参、甘草益气补中;川芎、芍药补血和营;附子助阳散寒,既增强补益扶助正气之功,又增强发表散邪之效;黄芩清热,兼防温 燥药伤阴血,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有使药之用,诸药相合,具有辛温 发散,扶正祛邪的作用,所以凡六经被风邪所中的病证,均可以用本方加减治疗。 【按语】方中桂心善于温 肾助阳,桂枝则长于散太阳经风寒,温 通血脉,临证可随病情需要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