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汤头歌诀〉白话解》之祛寒之剂)

2020-3-5 19:42| 发布者: 中医天地| 查看: 931| 评论: 0

摘要: 3.四逆①汤(张仲景)阴证厥逆②,(《伤寒论》)【歌诀】四逆汤中姜附草 三阴③厥逆太阳沉或益姜葱参芍桔 通阳复脉力能任【词解】①四逆:四肢温 和为顺,不温 为逆。本方能治肾阳衰微,阴寒太盛的四肢厥逆,故名四逆汤 ...
3.四逆①汤(张仲景)阴证厥逆②,
(《伤寒论》)
【歌诀】
四逆汤中姜附草 三阴③厥逆太阳沉
或益姜葱参芍桔 通阳复脉力能任
【词解】①四逆:四肢温 和为顺,不温 为逆。本方能治肾阳衰微,阴寒太盛的四肢厥逆,故名四逆汤。
②厥逆:即指四肢逆冷,手冷可过肘,足冷可过膝,由阳气内衰,阴寒独盛所致。此属阴证厥逆。
③三阴:即指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
④太阳沉:指太阳证脉沉者亦用此方。
【组成】干姜—两半(6-9克)附子—枚(5-10太)炙甘草二两(6克)
【用法】上3味,附子先煎一小时,再加余药同煎,取汁分二次服。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阳虚寒厥证。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细等,或太阳病误汗亡阳脉沉者。
【方析】肾阳衰微,寒邪内盛为本方的主证。呕吐为次要症状。故方中用附子温 肾壮阳,祛寒救逆,为君药。干姜亦辛热之品,可温 脾阳散里寒,为臣药。附子、干姜合用,助阳散寒之力尤大,故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炙甘草甘温 ,既益气温 ψ,调和诸药,又可解生附子之毒,且缓姜、附辛热燥烈之性,以防伤阴及虚阳暴散,为佐使药。三药相合,回阳救逆,对阳虚阴寒内盛之厥逆可救治。

【附方】通脉四逆汤(《伤寒论》)附子大者—枚(10克)干姜三两(9克)炙甘草二两(6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温 服(附子先煎一小时)。
功用:回阳通脉。
主治:少阴病,症见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或利止,脉不出,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等。

:本方与四逆汤药味全同,只是加重附子、干姜用量,因而温 阳驱寒的力量更强,能使阳回脉复,其主治证除四肢厥逆外,更有“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等。是阴盛格阳,真阳欲脱之危象。故原书方后注明:若见面色赤者,加葱白九茎;是取其宣通上下之阳气;腹中痛者,去葱白,加芍药二两(6g),是取其敛阴和营,缓急止痛;呕者,加生姜二两(6g),取其和胃降逆止呕;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3g),是取其利咽开结;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6g),是取其益气生津,固脱复脉。歌中云:“或益姜葱参芍桔,通阳复脉力能任”。皆是指通脉四逆汤的随证加减。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