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清暑益气汤 (李杲) 补肺生津、燥湿清热 (《脾胃论》) 【歌诀】 清暑益气参草芪 当归麦味青陈皮 曲柏葛根苍白术 升麻泽泻姜枣随 【组成】黄芪9—18克 苍术9克 升麻9克 人参5克 白术5—10克 当归3克 麦冬9克 炙甘草9克 青皮3克 黄柏3—9克 葛根3—9克 五味子27粒 泽泻9克 炒神曲9克 陈皮3克 加生姜二片 大枣二枚。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暑益气,除湿健脾。 【主治】平素气虚,又受暑湿,症见身热头痛,口渴自汗,四肢困倦,不思饮食,胸满身重,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腻脉虚者。 【方解】本方主治素体气虚,又受暑湿,气分受伤之证。因暑热伤气,气虚则表不固,故用芪、参、甘草益气固表,扶正敛汗。暑多挟湿,湿困脾土,则腹胀泄泻。故用苍术、白术健脾燥湿,合泽泻利水渗湿,以除腹满泄泻。因暑热盛则烁肺金,金伤则不能生水,故以麦冬、五味子保肺生津。用黄柏泻火滋水,俾水充即能济火。并用当归养血和阴以助之。再加升麻、葛根解肌清热而升清气。青皮、陈皮理气和中。神曲健胃消食。诸药合用,既能益气生津、健脾消食;又能燥湿泄热,解肌散邪,合为扶正祛邪,清暑益气之剂。 【按语】本方清暑益气,主治暑病兼气虚之证。但清暑生津之力较逊,而更侧重健脾燥湿之功,用治元气本虚,伤于暑湿者。 【附方】(王氏)清暑益气汤(清·王孟英《温热经纬》)由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组成。 组成: 西洋参(5g) 石斛(15g) 麦冬(9g) 黄连(3g) 竹叶(6g) 荷梗(15g)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原书未著用量) 用法:上药㕮咀。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功用: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 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方解: 本方治证乃暑热内侵,耗伤气津所致。暑为阳邪,暑热伤人则身热;暑热扰心则心烦;暑性升散,致使腠理开泄,而见汗多;热伤津液故口渴,尿少而黄;暑热耗气,故见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治宜清暑热,益气生津。正如王孟英所言:“暑伤气阴,以清暑热而益元气,无不应手取效”。方中西瓜翠衣清热解暑,西洋参益气生津,养阴清热,共为君药。荷梗助西瓜翠衣清热解暑;石斛、麦冬助西洋参养阴生津,共为臣药。黄连苦寒泻火,以助清热祛暑之力;知母苦寒质润,泻火滋阴;竹叶甘淡,清热除烦,均为佐药。甘草、粳米益胃和中,为使药。诸药合用,具有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功。使暑热得清,气津得复,诸证自除。 按:本方同名方与李氏者,均有清暑益气之功效,主治暑病兼气虚之证。但王氏者于清暑益气外,重在养阴生津。如用石斛、麦冬等,宜于暑热伤津耗气之证。 方歌: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阴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