肓门:十三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铜人》灸三十壮,针五分。 主心下痛,大便坚,妇人乳疾。 志室:十四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铜人》针九分,灸三壮。《明堂》灸七壮。 主阴肿,阴痛,背痛,腰脊强直,俯仰不得,饮食不消,腹强直,梦遗失精,淋沥,吐逆,两胁急痛,霍乱。 胞肓:十九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三寸陷中,伏而取之。《铜人》针五分,灸五七壮。《明堂》灸三七壮。《甲乙》灸三壮。 主腰脊急痛,食不消,腹坚急,肠鸣,淋沥,不得大小便,癃闭下肿。 秩边:二十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三寸陷中,伏取之。《铜人》针五分。《明堂》灸三壮,针三分。 主五痔发肿,小便赤,腰痛。 承扶(一名肉郄,一名阴关,一名皮部):尻臀下阴股上纹中。又曰:『尻臀下陷纹中。』《铜人》针七分,灸三壮。 主腰脊相引如解,久痔尻臀肿,大便难,阴胞有寒,小便不利。 殷门:肉郄下六寸。《铜人》针七分。 主腰脊不可俯仰,举重,恶血,泄注,外股肿。 浮郄:委阳上一寸,展膝得之。《铜人》针五分,灸三壮。 主霍乱转筋,小肠热,大肠结,胫外筋急,髀枢不仁,小便热,大便坚。 委阳:承扶下一尺六寸,穴在足太阳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腘中外廉两筋间,三焦下辅俞,足太阳之别络。《素注》针七分,留五呼,灸三壮。 主腋下肿痛,胸满膨膨,筋急身热。飞尸遁疰,痿厥不仁。小便淋沥。 委中(一名血郄):腘中央约纹动脉陷中。令人面挺伏地,卧取之。足太阳膀胱脉所入为合土。《素注》针五分,留七呼。《铜人》针八分,留三呼,泻七吸。《甲乙》针五分,禁灸。《素问》刺委中大脉,令人仆脱色。 主膝痛及拇指,腰侠脊沉沉然,遗溺,腰重不能举体,小腹坚满,风痹,髀枢痛,可出血,痼疹皆愈。伤寒四肢热,热病汗不出,取其经血立愈。 委中者,血郄也。大风发眉堕落,刺之出血。 合阳:膝约纹下三寸。《铜人》针六分,灸五壮。 主腰脊强引腹痛,阴股热,胻酸肿,步履难,寒疝阴偏痛,女子崩中带下。 承筋(一名腨肠,一名直肠):腨肠中央陷中,胫后从脚跟上七寸。《铜人》灸三壮,禁针。 主腰背拘急,大便秘,腋肿,痔疮,胫痹不仁,腨酸,脚急跟痛,腰痛,鼻鼽衄,霍乱转筋。 承山(一名鱼腹,一名肉柱,一名肠山):锐腨肠下分肉间陷中,一云腿肚下分肉间。《针经》云:『取穴须用两手高托,按壁上,两足指离地,用足大趾尖竖起,上看足锐腨肠下分肉间。』《铜人》灸五壮,针七分。《明堂》针八分,得气即泻,速出针,灸不及针,止六七壮。《下经》灸五壮。 主大便不通,转筋,痔肿,战栗不能立,脚气膝肿,胫酸脚跟痛,筋急痛,霍乱,急食不通,伤寒水结。 飞扬(一名厥阳):外踝骨上七寸。足太阳络脉,别走少阴。《铜人》针三分,灸三壮。《明堂》灸五壮。 主痔肿痛,体重起坐不能,步履不收,脚腨酸肿,战栗不能久立坐,足趾不能屈伸,目眩痛,历节风,逆气,癫疾,寒疟。实则鼽窒,头背痛,泻之;虚则鼽衄,补之。 附阳:外踝上三寸,太阳前,少阳后,筋骨之间。阳蹻脉郄。《铜人》针五分,灸三壮,留七呼。《素注》针六分,留七呼,灸三壮。《明堂》灸五壮。 主霍乱转筋,腰痛不能久立,坐不能起,髀枢股胻痛,痿厥,风痹不仁,头重雜痛,时有寒热,四肢不举。 昆仑:足外踝后五分,跟骨上陷中,细脉动应手。足太阳膀胱脉所行为经火。《素注》针五分,留十呼。《铜人》针三分,灸三壮。妊妇刺之落胎。 主腰尻脚气,足腨肿不得履地,鼽衄,腘如结,踝如裂,头痛,肩背拘急,咳喘满,腰脊内引痛,伛偻,阴肿痛,目眩痛如脱,疟多汗,心痛与背相接,妇人孕难,胞衣不出,小儿发痫瘛瘲。 仆参(一名安邪):足跟骨下陷中,拱足取之。阳蹻之本。《铜人》针三分,灸七壮。《明堂》灸三壮。 主足痿,失履不收,足跟痛不得履地,霍乱转筋,吐逆,尸厥癫痫,狂言见鬼,脚气膝肿。 申脉(即阳蹻):外踝下五分陷中,容爪甲白肉际,前后有筋,上有踝骨,下有软骨,其穴居中。阳蹻脉所出。《铜人》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主风眩。腰脚痛,胻酸不能久立,如在舟中。劳极。冷气逆气,腰髋冷痹,脚膝屈伸难,妇人血气痛。 洁古曰:『痫病昼发,灸阳蹻。』 金门(一名梁关):外踝下少后,丘墟后,申脉前,足太阳郄,阳维别属。《铜人》针一分,灸三壮。炷如小麦大。 主霍乱转筋,尸厥癫痫,暴疝,膝胻酸,身战不能久立。小儿张口摇头,身反折。 京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中,按而得之,小指本节后大骨名京骨,其穴在骨下。足太阳脉所过为原,膀胱虚实皆拔之。《铜人》针三分,留七呼,灸七壮。《明堂》五壮。《素注》三壮。 主头痛如破,腰痛不可屈伸,身后侧痛,目内眦赤烂。白翳侠内眦起,目反白,目眩。发疟寒热,喜惊,不饮食,筋挛,足胻,髀枢痛,颈项强,腰背不可俯仰,伛偻,鼻鼽不止,心痛。 束骨:足小趾外侧本节后,赤白肉际陷中。足太阳脉所注为俞木。膀胱实泻之。《铜人》灸三壮,针三分,留五呼。 主腰脊痛如折,髀不可曲,腘如结,腨如裂,耳聋,恶风寒,头囟项痛,目眩身热,目黄泪出,肌肉动,项强不可回顾,目内眦赤烂,肠澼,泄,痔,疟,癫狂,发背,痈疽,背生疔疮。 通谷:足小趾外侧本节前陷中。足太阳脉所溜为荥水。《铜人》针二分,留三呼,灸三壮。 主头重目眩,善惊,引鼽衄,项痛,目佴佴,留饮胸满,食不化,失欠。 东垣曰:『胃气下溜,五脏气乱,在于头,取天柱、大杼;不知,深取通谷、束骨。』 至阴:足小趾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足太阳脉所出为井金。膀胱虚补之。《铜人》针二分,灸三壮。《素注》针一分,留五呼。 主目生翳,鼻塞头重,风寒从足小趾起,脉痹上下带胸胁痛无常处,转筋,寒疟,汗不出,烦心,足下热,小便不利,失精,目痛,大眦痛。 根结篇云:『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