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伤寒论》

2020-3-17 10:22| 发布者: 决明子| 查看: 999| 评论: 0

摘要: 【组成】桂枝去皮,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甘草炙,二两(9g) 生姜切,三两(9g) 大枣擘,十二枚(3枚) 【用法】上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 ...

    【组成】桂枝去皮,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甘草炙,二两(9g    生姜切,三两(9g    大枣擘,十二枚(3枚)

   【用法】上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方解】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所致。外感风邪,风性开泄,卫气因之失其固护之性,阳强而不能密,不能固护营阴,致令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故恶风发热、汗出头痛、脉浮缓等;邪气郁滞,肺胃失和,则鼻鸣干呕;风寒在表,应辛温发散以解表,但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故当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即祛邪调正兼顾为治。方中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邪。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敛固外泄之营阴。桂芍等量合用,寓意有三:一为针对卫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邪正兼顾;二为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则滋而能化;三为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此为本方外可解肌发表,内调营卫、阴阳的基本结构。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辛散表邪,又兼和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且可滋脾生津。姜枣相配,是为补脾和胃、调和营卫的常用组合,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功兼佐使之用。综观本方,药虽五味,但结构严谨,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柯琴在《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本方证中已有汗出,何以又用桂枝汤发汗?盖本方证之自汗,是由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阴失守,津液外泄所致。故外邪不去,营卫不和,则汗不能止。桂枝汤虽曰发汗,实寓解肌发表与调和营卫双重用意,外邪去而肌表固密,营卫和则津不外泄。故如法服用本方,于遍身微汗之后,则原证之汗出自止。为了区别两种汗出的不同性质,近贤曹颖甫称外感风寒表虚证之汗出为病汗,谓服桂枝汤后之汗出为药汗,并鉴别指出:病汗常带凉意,药汗则带热意,病汗虽久,不足以去病,药汗瞬时,而功乃大著,此其分也。”(录自《经方实验录》卷上)此属临证有得之谈。

    本方的治疗范围,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以及后世医家的运用情况来看,不仅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而且还运用于病后、产后、体弱等因营卫不和所致的病证。这是因为桂枝汤本身具有调和营卫、阴阳的作用,而许多疾病在其病变过程中,多可出现营卫、阴阳失调的病理状态。正如徐彬所说:  “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金匮要略论注》卷上)这是对本方治病机理的高度概括。

    麻黄汤和桂枝汤同属辛温解表剂,都可用治外感风寒表证。麻黄汤中麻、桂并用,佐以杏仁,发汗散寒力强,又能宣肺平喘,为辛温发汗之重剂,主治外感风寒所致恶寒发热而无汗喘咳之表实证;桂枝汤中桂、芍并用,佐以姜、枣,发汗解表之力逊于麻黄汤,但有调和营卫之功,为辛温解表之和剂,主治外感风寒所致恶风发热而有汗出之表虚证。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恶风寒较甚者,宜加防风、荆芥、淡豆豉疏散风寒;体质素虚者,可加黄芪益气,以扶正祛邪;兼见咳喘者,宜加杏仁、苏子、桔梗宣肺止咳平喘。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属营卫不和者。

4.使用注意  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禁用。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

    【附方】

     1.桂枝加葛根汤(《伤寒论》)  桂枝去皮,二两(6g芍药二两(6g生姜切,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大枣擘,十二枚(3枚)  葛根四两(12g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功用:解肌发表,升津舒经。主治:风寒客于太阳经输,营卫不和证。桂枝汤证兼项背强而不舒者。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伤寒论》)  桂枝去皮,三两(9g芍药三两(9g生姜切,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大枣擘,十二枚(3枚)  厚朴炙,去皮,二两(6g杏仁去皮尖,五十枚(6g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功用:解肌发表,降气平喘。主治:宿有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者;或风寒表证误用下剂后,表证未解而微喘者。

    3.桂枝加桂汤(《伤寒论》)  桂枝去皮,五两(15g芍药三两(9g生姜切,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大枣擘,十二枚(3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功用:温通心阳,平冲降逆。主治:心阳虚弱,寒水凌心之奔豚。太阳病误用温针或因发汗太过而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胸,起卧不安,有发作性者。

    4.桂枝加芍药汤(《伤寒论》)  桂枝去皮,三两(9g芍药六两(18g甘草炙,二两(6g大枣擘,十二枚(3枚)  生姜切,三两(9g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功用:温脾和中,缓急止痛。主治:太阳病误下伤中,土虚木乘之腹痛。

    上述四方皆为桂枝汤类方,其证之病机以营卫不和或气血阴阳失调为共性,故用桂枝汤和营卫、调阴阳。前二方主治证以外感风寒表虚为基本病机,桂枝加葛根汤主治外感风寒,太阳经气不舒,津液不能敷布,经脉失去濡养之恶风汗出、项背强而不舒,故用桂枝汤加葛根以解肌发表,升津舒经;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治风寒表虚证兼见肺失肃降之喘逆,故加厚朴、杏仁降气平喘。后二方因药量之变化,已由治表之剂变为治里之方,其中桂枝加桂汤主治太阳病发汗太过,耗损心阳,心阳不能下蛰于肾,肾中寒水之气上犯凌心所致的奔豚病,故加桂二两以加强温通心阳、平冲降逆的作用;桂枝加芍药汤主治太阳病误下伤中、邪陷太阴、土虚本乘之腹痛,故用桂枝汤通阳温脾,倍芍药以柔肝缓急止痛。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2.方论选录  吴谦,等《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1名曰桂枝汤者,君以桂枝也。桂枝辛温,辛能发散,温通卫阳;芍药酸寒,酸能收敛,寒走阴营。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生姜之辛,佐桂枝以解表;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中。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用以调和中气,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以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借甘草之调和,阳表阴里,气卫血营,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相和也。而精义在服后须臾啜稀粥以助药力。盖谷气内充,不但易为酿汗,更使已入之邪不能少留,将来之邪不得复入也。又妙在温覆令一时许,哲哲微似有汗,是授人以微汗之法也。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是禁人以不可过汗之意也。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第一方也。凡中风、伤寒、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皆得而主之。

    【临床报道】

    桂枝汤对一些过敏性疾病见有风寒表虚证候者,疗效颇佳,应用亦广。陈氏以本方为主方,水煎分2次温服,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主要症狄为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水样涕、畏冷、鼻粘膜苍白、水肿,严重者头疼、咽疼或吞咽有异物感等。结果:显效48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100%。随访半年无复发者52例,有复发但症状减轻者7例,发作如初者1例,复发率为13.3%,重复治疗仍然有效。[陈敬坚.桂枝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 16 (4)18]

    【实验研究】

    已有的研究表明,桂枝汤不仅具有较强的抗炎、镇静、镇痛、镇咳、平喘、祛痰作用,且对体温和汗腺呈双向性调节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桂枝汤对体温双向性调节的作用机理,中国中医研究院霍海如等人从桂枝汤中提取分离的有效部位A (Fr.A)与全方作用一样,对体温呈双向性调节。由此,观察了Fr.A对体温双向性调节的机理。实验发现在酵母诱导的发热大鼠中,Fr.A能降低隔区精氨酸加压素(AVP)和下丘脑神经加压素(NT)含量,对下丘脑AVP含量无影响;在安痛定诱导的低体温大鼠中,Fr.A能提升下丘脑、隔区AVP含量和下丘脑NT含量。结果提示:Fr.A对发热动物的解热作用与影响下丘脑NT和隔区AVp的释放有关;抑制中枢AVPNT的释放或利用参予Fr.A对低体温的调节过程。[霍诲如,等.桂枝汤有效部位A对体温双向性调节的作用机理。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999;5(1)33]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