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对中西医结合的反思

2019-10-26 20:18| 发布者: 中国文化| 查看: 722| 评论: 0|原作者: 李士懋

摘要: 中西医结合提倡了几十年。在初期提出这一口号,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中西医都是保卫人民健康的,所治疗、预防的对象都是人,中西医携手并肩,各扬其所长,岂不更好。但随着中西医结合的践行、深化,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暴 ...


中西医结合提倡了几十年。在初期提出这一口号,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中西医都是保卫人民健康的,所治疗、预防的对象都是人,中西医携手并肩,各扬其所长,岂不更好。但随着中西医结合的践行、深化,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暴露了出来。中西医是不同科学体系的医学,在技术层面可有一定的借鉴,但在理论层面,就目前科学水平而言,尚难以结合。

 

基于科学一元论这一指导思想,相继提出了中医系统化、规范化、客观化、微观化、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等。可能因中医科学化的口号大有否定中医科学性之嫌,近年总算不大提了,但其根子并未铲除。这么多的化,实质是以西医为尺度来衡量、诠释、改造中医。似乎经过一番改造后的中医,也就实现了系统化、标准化、微观化、现代化,可以用现代语言来描述中医,于是外国人可以听得懂,相互可以沟通,与国际接轨了,中医也就走出了国门,走向世界了。例如呼声颇高的中医现代化问题,其标准是什么?是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阐述中医。西医是现代科学体系,是开放体系,凡是科学的新成果,都会很快被吸纳。中医的现代化,实质是用西医语言来诠释中医,仍未跳出科学一元化的窠臼。

 

中西医结合的60年,大致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这些“化”的结果如何呢?不可否认,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大都是技术层面的,最终结论也都是证明了中医理论的正确性,鲜有重大突破。其负面效应却突现,使中医严重西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呢?正如刘长林先生所说:“科学一元论的紧箍至今仍然束缚着一些人的头脑,这是中医面临种种困惑的根源。”由于东西方历史、文化的不同,形成了中西医不同的科学体系。中医固有其不足,但它有很多超前的科学内涵,远非现代西医甚至现代科学体系所能涵盖得了的。例如:

 

1.整体观:中医是研究人体与天地万物、精神意识相互关联、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人是自然产物,人与天地相应;人本身是一活的形与神俱的有机整体,这是整体观的两个要点。

2.辨证观: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具体形象,研究活的机体状态、信息、精神意识变化的规律。辨证论治的本质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是纳入全部信息基础上的治疗个体化。

3.恒动观:天地万物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人的生理、病理不断地运动变化,疾病的证也不断运动变化,治疗措施也就随之而变,才能谨守病机。

4.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中医治病是治人的病,始终以维护、调节人体正气为目的,因势利导,无论寒热补泻、标本先后,莫不如此。

5.多系统多靶点的综合治疗:中药由单味药到复方,是一次大的飞跃;由奇方到偶方又是一次大的飞跃。按君臣佐使相互配伍的复方是综合调理,这与西医追求的单一成分大相径庭。

6.中医独特的诊疗方法:从脉、舌、神、色等对生命丰富信息的获取,对病势的判断,吉凶顺逆的转归等,具有极高的科学内涵和优势。

7.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病证,如中医认为属同一病机,则采取相同的治疗措施;相同的病证,若病机不同,则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这风马牛之间,必有相互关联的内因,大有可探讨的空间。

8.养生、针灸、气功、预防、疾病调养等,皆富哲理和科学内涵。

9.中医大量丰富的医疗经验,许多尚是目前科学无法解释的。

10.科学发展所追求的更高境界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通,而中医恰是这一境界的典范。

 

很多超前的中医理论和大量的临床经验,远不是现代医学甚至现代科学所能解释、涵盖的。片面地强调以西医或现代科学来研究、改造中医,是难以取得重大成效的。中西医毕竟是不同的科学体系,不存在通约性,60年的历史就是明鉴。

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西医结合的60年,不是中医理论被“现代化”了,而是中医理论体系被淡化了。相反是由于西医的进步,很多西医理论趋同于中医。例如:

1.医学模式:中医从来都讲人与天地相应,形与神俱。西医的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改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趋同于中医。李恩教授进而提出“自然—社会—心理—生物—个体化”的医学模式,我认为是更高层次的医学模式,符合中医理论体系,也符合未来医学发展方向。

2.恒动观:人体的生理病理随天地阴阳节律的变化而不停地运动变化,如昼夜晨昏、月之盈亏、寒暑更迭、60年一甲子等,西医近代兴起的时间医学,趋于中医。

3.全息论:中医从来都认为局部可反映整体,整体病变可反映于局部,如望舌可洞观五脏六腑,切脉可判断邪之进退、正气盛衰。近代西医兴起的全息论,趋向于中医。基因学为此提供了依据。

4.循证医学:中医看病,从来都从病人所苦所欲入手,辨证中强调抓主症。近年西医兴起的循证医学,也重视起疾病的主要证据,这与中医趋同。

5.个体化医疗:中医辨证论治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实质是个体化医疗。西医近年也提倡治疗的个体化,这与中医趋同。尤其人类基因图的完成,证实每个人的基因都各不相同,这为个体化提供了微观证据。

6.多系统、多因素、多靶器官的综合调理:中医组方,从来都讲君臣佐使,相互配伍,形成有制之师,综合调理。近年出现的鸡尾酒疗法,这与中医趋同。基因学研究发现,很多疾病都是多个基因的变异,这为中医综合调理的治疗思想提供了基因学的依据。

7.整体观: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色之一是整体观,着重研究庞大复杂的系统功能变化,而西医刻意追求的是物质的理化、线性变化。西医近年提倡系统整合,这与中医趋同。

8.形神观:中医从来都把人看成是形、气、神统一体,人有情感、精神、意识、思维,有别于其他生物。近代发展起来的精神学、心理学、神经学等其理论内涵与中医趋同。

9.回归自然:鉴于环境污染、化学药品的负面影响,人们普遍追求天人和谐,回归自然。这种理念的渴求,与中医趋同。

 

以上乃举例而言。西医观点向中医理论趋同,尽管其深度、广度及视角尚难与中医相比,但毕竟是巨大进步,这些进步是跳出分析还原的框框而取得的。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汲取和借鉴中医理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从相互趋同中依稀可见一线新医学的曙光。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向中医趋同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西学东渐、东学西渐,东方文化将日益显现其无穷的价值,中医学也必然如此。季羡林先生说:“文化一旦产生,其交流是必然的。没有文化交流,也就没有文化发展。交流是不可避免的,无论谁都挡不住”。(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中西文化要交流,中西医也必然交流。中西医结合毕竟已60年了,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也应该认真梳理一下,以期探索更加完善的道路和方法。

以下范畴是不成功的:

①以西医理论来揭示中医藏象、经络、气血等的实质,是不成功的。因中医的藏象与西医的脏器根本不搭界。

②用西医分析、还原的理论,以造模方法来探索中医疾病机制,使之微观化、客观化等是不成功的。因中医的核心是证,与西医的疾病相去甚远,且证的模型必须四诊合参,老鼠、兔子是无法进行四诊合参的,也就难有真正的中医的证。以这种方法获得的数据成果难说有多大价值。

③以DME的临床设计方法进行的临床研究,是不成功的。因中医是个体化治疗,是整体观、辨证观、恒动观,以DME方法产生的临床研究结果,阉割了中医的灵魂,对提高、发展中医没多大帮助。

以下范畴是可取的:

①借助现代化手段的检查,是中医四诊的延伸,有助于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尚不能作为临床应用中药的依据。

②中西医有机结合的治疗,彼此扬长避短,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混合,更不是中西医相互干扰,有助临床疗效的提高及急救。

③关于药物、方剂成分的分析,加工方法的检测及药理、药效、毒理的实验研究,有助于中医对药物及方剂的认识。

④关于阴阳节律的研究:不同时间机体的诸多变化,为阴阳学说提供了客观依据。

⑤证的研究:以中医证为切入点,进行中西医结合研究,为证的客观化、微观化提供了依据。

⑥关于体质学说的研究,为中医体质学说提供了客观依据。

⑦利用气象、天文等学科知识,研究运气学说,为中医运气学说提供了现代科学依据。

 

以上分析肯定不全面,我的中心意思是东西方文化肯定要交流,中西医也肯定要交流、融合。我们已经大力提倡,搞了六十多年,其中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有值得商榷的,有的有可喜苗头,应认真分析总结。不能因中西医科学体系不同而拒绝交流;不能以西方科学为唯一科学而扭曲、阉割中医。不同科学体系的两种医学的结合,要探索其恰当道路、方法,找寻切入点,不能不加分析地全面照端。有些研究成果还仅是量变,还未产生质的飞跃。随着科学的前进,中西医将在更高的层次、更新的视角产生融合。这种融合,必然是一长期过程,是瓜熟蒂落,而不是强扭的瓜。把长远目标当成现实要求,是学术领域的浮躁,揠苗助长。


相关阅读

谁是中医真正的掘墓人

中医否极泰来要春天的故事了吗

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国办发〔2021〕3号)

拨开迷雾看中医举步维艰的十大主因之门式卫生政策阻碍中医传承发展(三)

国家药监局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国药监药注〔2020〕27号) 

为何讲中医出大师而西医出匠人(下)

“颜色革命”并“鸠占鹊巢”的西医还以“科学”之名对中医赶尽杀绝

从“金标准”双盲试验的弊端谈中医科学性和疗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