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气门方(四之四)

2020-3-20 21:51| 发布者: 中医天地| 查看: 772| 评论: 0

摘要: 生脉散,竹叶石膏汤,黄芪人参汤,香薷饮,桂苓甘露饮,桂苓丸,五苓散,益元散,通苓散,三黄石膏汤,六和汤,却暑散,消暑丸,枇杷叶散,泼火散,水葫芦丸,缩脾饮,大顺散,冷香饮子,大黄龙丸【律十一条】凡治痉 ...

生脉散 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或湿热大行,金为火制,绝寒水生化之源,致肢体痿软,脚欹眼黑,最宜服之。 人参 麦门冬 五味子(各等分) 水煎服。

竹叶石膏汤 治暑热烦躁。 石膏(一两) 半夏(二钱) 人参 麦门冬(各三钱) 甘草(二钱) 竹叶(二十个揉碎) 上姜三片,水煎服。

黄芪人参汤(并加减法) 黄芪(一钱自汗过多者加一钱) 人参 白术(各五分) 苍术(五分无汗一钱)橘皮(不去白) 甘草 当归身(酒洗) 麦门冬(各二分) 黄柏 神曲(炒各三分) 升麻(六分) 五味子(九粒) 上水二盏,煎一盏,去渣,稍热食远或空心服之。忌酒湿面大料物之类,及过食冷物。

如心下痞闷,加黄连二三分。胃脘当心痛减大寒药,加草豆蔻仁五分。胁下痛或缩急,加柴胡二三分。头痛目中溜火,加黄连二三分、川芎三分。

头目不清利,上壅下热,加蔓荆子三分、 本二分、细辛一分、川芎三分、生地黄二分。

如气短精神少,梦寐间困乏无力,加五味子九粒。

大便涩,隔一二日不见,致食少食不下,血中伏火而不得润也,加当归身、生地黄各五分、桃仁三粒去皮尖、麻子仁研泥五分;如大便通行,所加之药勿再服。如大便又不快利,勿用别药,少加大黄五分煨。

如久不利,非血结血闭而不通也,是热则生风,其病患必显风证,行血药不可复加,只宜常服黄芪人参汤,外用羌活、防风各五钱,水四盏,煎至一盏,去渣,空心服之,大便必大走也。一服便止。

胸中气滞,加青皮倍陈皮,去其邪气,此病本元气不足,惟当补元气,不当泻之。气滞太甚,或补药太过,或心下有忧滞郁结之事,更加木香二三分、砂仁二三分、白豆蔻二分,与正药同煎服。

腹痛不恶寒者,加芍药五分、黄芩二分、却减五味子。

香薷饮 治一切暑热腹痛,或霍乱吐利烦心等证。 香薷(一斤) 浓朴(制) 白扁豆(炒各半斤) 每服五钱,水盏半,煎八分,不拘时温服。

五物香薷饮 驱暑和中,即前方少加茯苓、甘草也。

黄连香薷饮 黄连(四两) 香薷(一斤) 朴浓(半斤) 每服四钱,如前服。

十味香薷饮 治伏暑身体倦怠,神昏头重吐利。 香薷 人参 陈皮 白术 茯苓 黄 木瓜 浓朴 扁豆甘草(各五钱) 上 咀,水煎,每服一两。

《宣明》桂苓甘露饮(共八味) 茯苓 泽泻(各一两) 白术 石膏 寒水石(各一两) 滑石(四两) 猪苓肉桂(各五钱) 上为末,每服三钱,温汤调下。

子和桂苓甘露饮 治伏暑发渴,脉虚水逆滞。 共十二味,即前方加人参、甘草、干葛各一两,藿香、木香各一钱,减桂只用一钱,猪苓不用。

桂苓丸 治冒暑烦渴,饮水过多,心腹胀满,小便赤少。肉桂 茯苓(各一两) 上为末,蜜丸,每两作十丸。每细嚼一丸,白汤下。

五苓散(加人参一钱名春泽汤。) 治暑湿为病,发热头疼,烦躁而渴。 白术 猪苓 茯苓(各两半) 泽泻(二两半) 肉桂(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二钱,热汤调下。

辰砂五苓散 加辰砂等分,减桂三之一。

益元散(即天水散) 治伤寒表里俱热,烦渴口干,小便不通,及霍乱吐泻下利肠 。偏主石淋,及妇人产难,催生下乳神效。 滑石(腻白者六两) 粉草(一两) 上为极细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新水亦得。加薄荷末少许,名鸡苏散。加青黛末少许,名碧玉散,治疗并同。但以回避世俗之轻侮耳,加辰砂少许,名辰砂益元散。

通苓散 治伤暑潮热烦渴,小便不利。 麦门冬 淡竹叶 车前穗 灯芯 各等分,水煎服。

三黄石膏汤 黄连(二钱) 黄柏 山栀 玄参(各一钱) 黄芩 知母(各一钱五分) 石膏(三钱) 甘草(七分) 水煎服。

白虎加苍术汤 即本方不用人参,加苍术二两,增水作四服。

六和汤 治心脾不调,气不升降,霍乱吐泻,寒热交作,伤寒阴阳不分。冒暑伏热烦闷,或成痢疾,中酒,烦渴,畏食。 香薷(二钱) 砂仁 半夏(汤洗七次) 杏仁(去皮尖) 人参 甘草(炙各五分) 赤茯苓 藿香 白扁豆(姜汁略炒) 浓朴(姜制) 木瓜(各一钱) 水二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一钟,不拘时服。

却暑散 赤茯苓 甘草(生各四两) 寒食面 生姜(各一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新汲水,或白汤调服。

消暑丸 治伏暑引饮,脾胃不利。 半夏(一斤用醋五升煮干) 甘草(生用) 茯苓(各半斤) 上为末,姜汁糊丸,毋见生水,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时,热汤送下。

中暑为患,药下即苏。伤暑发热头疼,服之尤妙。夏月常服止渴,利小便,虽饮水多,亦不为害。应时暑药,皆不及此。若停痰饮,并用生姜汤下,入夏之后,不可缺此。

枇杷叶散 治中暑伏热,烦渴引饮,呕哕恶心,头目昏眩。 枇杷叶(去毛炙) 陈皮(去白焙) 丁香 浓朴(去皮姜汁炙各半两) 白茅根 麦门冬 干木瓜 甘草 香薷(一钱半) 上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七分温服。温汤调服亦得。如烦躁,用井花水调下。小儿三岁以下,可服半钱,更量大小加减。

泼火散(即地榆散) 治中暑昏迷,不省人事欲死者。并治伤暑烦躁,口苦舌干,头痛恶心,不思饮食,及血痢。 地榆 赤芍药 黄连 青皮(去白各等分) 每服三钱,浆水调服。若血痢,水煎服。

香薷丸 治大人小儿,伤暑伏热,燥渴瞀闷,头目昏眩,胸膈烦满,呕哕恶心,口苦舌干,肢体困倦,不思饮食。或发霍乱,吐利转筋。 香薷(一两) 苏叶(五钱) 甘草(炙) 檀香(锉) 丁香(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三十丸。每服一丸,细嚼温汤下。

酒煮黄连丸 治伏暑发热,呕吐恶心。并治膈热,解酒毒,浓肠胃。 黄连(十二两) 好酒(五斤) 上将黄连以酒煮干,研为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送下三五十丸。

水葫芦丸 治冒暑毒,解烦渴。 川百药(煎三两) 人参(二钱) 麦门冬 乌梅肉 白梅肉 干葛 甘草(各半两)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鸡头实大。含化一丸,夏月出行,可度一日。 按∶孔明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分给此丸于军士,故名水葫芦。孟德遥指前有梅林,失于未备耳。

缩脾饮 消暑气,除烦渴。 缩砂仁 乌梅肉(净) 草果(煨去皮) 甘草(炙各四两) 干葛 白扁豆(去皮炒各二两) 每服四钱,水一碗,煎八分,水澄冷服以解烦。或欲热欲温,任意服。或熟水饮之,极妙。

大顺散 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清浊相干,阴阳气逆,霍乱呕吐,脏腑不调。 甘草干姜 杏仁(去皮尖) 桂枝(去皮) 上先将甘草用白砂炒,次入姜,却下杏仁炒过,筛去沙净,合桂为末。每服二三钱,汤点服。

冷香饮子 治伤暑渴,霍乱腹痛烦躁,脉沉微或伏。 附子(炮) 陈皮(各一钱) 草果 甘草(炙各一钱半) 水盏半,姜十片,煎八分,去渣,井水顿冷服。

大黄龙丸 治中暑身热头疼,状如脾寒。或烦渴呕吐,昏闷不食。 舶上硫黄 硝石(各一两) 白矾 雄黄滑石(各半两) 白面(四两) 上五味研末,入面和匀,滴水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新井水下。管见云∶有中昏死,灌之立苏。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