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和看待中医和西医的异同并发扬中医》之科学研究也有整体与分析(九之五)
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西方近代科学的孤立、静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错误,将研究对象当成静态、机械来分析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统称为形而上学,并创立发展形成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唯物辩证法。 二十世纪初,科学界的量子力学、相对论等从实证出发开创了非确定性的系统,形成了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以及之后的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突变论,这些新的科学理论都试图突破机械自然观的藩篱,超越分析还原论的尝试,终于上世纪末形成产生了复杂性科学。
在新的科学发展后的百年,直到现在大部分人还不知道,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仅看作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而这些理念目前在这里似乎比较陌生,并没有认识到自然科学已经发生的巨大的变化,现在科学已经有两种体系,一种研究采取分解、静态的机械分析还原论科学,另一种是整体的的复杂性科学。 复杂性科学,正是与基于还原论的传统科学相对立,采用超越还原论思维和方法的科学新门类和新领域,它既是新的学科门类,更是一种新思维,整体性的更为科学的思维方式。 如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对于开放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地消耗来自环境和不断地扩散自己内部的物质、能量、信息,与中医理论《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是非常相一致的。 器就是系统,是开放系统的有序结构,耗散结构的整体性,表现为各层次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有序结构,它通过组合效应而得到协调一致,使系统在其整体的规定性。由于整体不等于各个局部性质的简单相加,因此单纯分析各个局部性质的方法并不能就可以认识整体,而任何割裂肢解此种完整性,都将破坏其有序结构,这祥分之则器散,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就没有生命力。 中医的整体性来源于生活与实践,西方的系统科学发展源于与分析理论的矛盾与碰撞。 “今天统治着西方医学的疾病模型是生物医学模型,这种模型已成为一种文化上的至上命令,即它现在已获得教条的地位。它认为疾病的一切行为现象必须用物理化学原理来解释,这是还原论的办法,它认为任何不能作如此解释的,必须从疾病范畴中排除出去,这是排外主义的办法。它把敢于向生物医学模型的终极真理提出疑问和主张建立更有用的模型的人视为异端”。---G.L.恩格尔(美)1977 中医可与复杂性科学在整体性方面有相似,但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区别在于来源,中医的整体性是从整体来研究,出处是整体的实际。西方复杂性科学则是从对系统分析后整合出得到的,出处是分析这是区别。系统论在生命的应用不够就是生命系统的因子太多,而其它的人造系统的因子是人类自身设计的。 注:本文主要内容转自岐黄道心发自网络的《只有对中医理论的全方位解构分析,才能明白中医的进程与发展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