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和看待中医和西医的异同并发扬中医》之 中医与现代复杂科学(九之六)
复杂性科学理论中系统具有统一性质,系统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目的性、突变性、稳定性、自组织性、相似性等原理,与中医理论进行比较: (一)整体性原理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新功能的有机整体,各个作为系统子单元的要素一旦组成系统整体,就具有独立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和功能这是复杂性科学的基础,所有的系统都是整体的,不是系统内的个体的简单相加。 中医讲的天人合一,是一个整体,同时人本身也是一个整体,外部环境“天”也是一个整体,整体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等等;同时,整体的相加大于局部,这种性质就是人体不是简单的器官的相加,还包括功能、结构等等。 凡是人体具备的功能必须涵盖,比如五脏六腑、经络系统等这类结构整体;同时还有人的思维与感情,如心者神之变也,肝者魂之居也、五脏与五声、五味、五情,功能与意识等的整体都有相应的联系,不能只有结构而无功能,或者只有功能而无结构。另一方面,还有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性,随年、月、日等周期变化的整体性等等。
(二)层次性原理 由于系统层次的相对性,那么从系统的层次性角度来看,这种向环境的开放即意味着系统的低层次向高一层次的开放。这同时也就意味着,正如系统的层次具有相对性,系统的环境也就具有相对性。中医中的六经辨证的太阳、阳明至厥阴,是从外到内;三焦辨证,是上焦、中焦、下焦,同时还与寒热、表内、虚实互为层次,互为要素。
(三)开放性原理 系统具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系统向环境开放是系统得以向上发展的前提,也是系统得以稳定存在的条件。中医的天人合一,是内部与外部的交换运动,中药物的寒热温凉整体性与人体内部层次性交换与动态变化。
(四)目的性原理 组织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一定的范围内,其发展变化不受或少受条件变化或途径经历的影响,坚持表现出某种趋向预先确定的状态的特性,而且趋向性是非线性的。治疗手段有很强的目的性,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五脏元真通畅等,同时这种目的性不是静态的目的性,是与环境变化及用药变化的同步变化的。
(五)突变性原理 系统通过失稳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是一种突变过程,突变方式多种多样,同时系统发展还存在着分叉。从常人到病人就是一种突变性,是中医的疾病观,而“治未病”建立起系统防病也是一种突变原理,而从各系统的突变,就如“太阳”传“阳明”,卫分病血分病等传变,就是传变的突变性。
(六)稳定性原理 在外界作用下开放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稳定能力,能够有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从而保持和恢复原来的有序状态,保持和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而系统的稳定性是系统在发展和演化之中的稳定性。系统的稳定性,是一种开放中的稳定性。 中医治疗目的维护系统的稳定,阴阳平衡,一种动态的平衡。同时在疾病状态通过调节系统因子,通过用诊疗手段,动态地调整燥湿寒热等等而使系统复稳。
(七)自组织原理 开放系统在系统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复杂非线性相互作用下,内部要素的某些偏离系统稳定状态的涨落可能得以放大,从而在系统中产生更大范围的更强烈的长程相关,自发组织起来,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 而这种理论从《黄帝内经.灵兰密典论》的话来解释最合适——心是君王,主管神明。肺呢是相国,管理政策的发布,肝是将军等等,每个器官就象国家的不同的职能部门,又承担起相应的功能,这就是自组织的高级有序而有关联,人体象一个国家,所以后来才有“上医治国”,“不为良相,既为良医”。
(八)系统相似性原理 系统具有某种相似性,是种种系统理论得以建立的基础。如果没有系统的相似性就没有具有普遍性的系统理论。系统具有相似性,最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也正是中医看到了这些才有比如上面的治国之道与医疗的道理是相通的,还有很多象取类比象的方法进行推理,都是源于相似性原理,比如五脏、五音,五味,通过不同的系统进行归纳形成抽象的“五行”,这就是中医的理论基础。
目前还只能用类比法与现代的复杂系统研究相对照,因为复杂性科学使用数学工具来表达系统仍然是以还原论为基础的,对于生命科学,还有两个无法逾越的坎: 一是目前已有数学工具还无法表达五行关系,因此中医不能说用什么数学工具来描述规律。其实数学工具仅为分析方法的一种,还有是多样的工具,比如数字公式化、图形化、文字等等。 二是现代医学分析论还有很多空白,如人体的生理与心理的关系同为生命的整体,无法象中医那样建立与与生理上明确关系,因此至少百年中医与西医仍平行而走。 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研究它的手段必然是复杂的、辩证的。因此,研究它方法应该是综合的手段,是需要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分析研究与整体观察相结合、形式逻辑推理与辩证哲学思维相结合,这就是中医,绝对不是单一手法可以解决的。 注:本文主要内容转自岐黄道心发自网络的《只有对中医理论的全方位解构分析,才能明白中医的进程与发展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