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医学入门的指导

2020-3-25 20:17| 发布者: 中医天地| 查看: 1035| 评论: 0

摘要: 关于生物生命的宇宙间大气的圆运动 关于生物生命的宇宙范围与中心 造化宇宙的构成 长养生物生命的常规 违反常规的影响 人身生命死亡的因果


长养生物生命的常规


长养生物生命的常规,即造化大气的圆运动。圆运动者,大气的升浮降沉也。

吾人向阳而立,左东右西,上南下北。大气的圆运动,东升南浮,西降北沉;春升夏浮,秋降冬沉;卯升午浮,酉降子沉。气温则升,气热则浮,气凉则降,气寒则沉。造化生物生命的宇宙,是上南下北,大气上浮之方为南,大气下沉之方为北。

夏至以后,太阳南行,直射成为斜射,地面上的阳热渐减。地面被直射阳热散开的阴压之气,又复渐渐的仍压下来,地面上压力渐增。此渐增的压力,将地面上的阳热压入地面,愈压愈深,故地面之上,秋凉冬寒。冬至以后,太阳北行,地面上阳热渐增。此渐增的阳热,有两种力量。一则将阴压之气仍又散开,一则将压入地面的阳热引申出来。阳热之性,本来升浮,阴气压之故降沉入地。及至地面又射到阳热为之相引,阴压之力既已散开,故一引即仍升出。愈引愈出,故地面之上,春温夏热。因秋凉冬寒春温夏热的力量,遂起了秋收冬藏春生夏长的作用。秋收者,夏时地面之上所受太阳直射到极大的热,经秋气之凉降,而收入于地面之下也。冬藏者,秋时所收太阳的热,经冬气之寒沉,而藏于地下之水中也。春生者,冬时藏于地下水中的热,经春气之温升,而生发于地面之上也。夏长者,春时生发于地面之热,经夏气之热浮,而盛长于地面之上,同时地面之上,又盛满太阳直射到极大的热也。

太阳地球公转自转之间,附着地面极小的一段的大气圆运动,为一个生物所在地的造化宇宙。此地所见太阳,冬至是由南而北,夏至由北而南的,卯时是东升的,酉时是西降的。故曰南行北行,东升西降。研究有造化的宇宙,从太阳的热,射到地面后起。此宇宙乃北温带的造化宇宙。(“夏长”的“长”读涨。)

违反常规的影响


人身乃造化的大气所生,人身也是一小造化。身之左部应东方,属春气;身之胸部应南方,属夏气;身之右部应西方,属秋气;身之脐部应北方,属冬气;胸脐之间应中央,属中气。中气旋转于中央,四气升降于四维。造化之气,运动常圆,人身即得健康。运动不圆而反常,人身即多疾病。大气运动失圆而反常,大气之病也。大气病,人气亦病也。

类如:

冬令以寒藏为常。倘或冬令之后,气候忽暖。水中阳热,当藏不藏。水中阳热,在造化为中气之根,在人身为生命之本。今当藏不藏,泄出地面。外则化为邪热,内则根本空虚。人与造化同气,于是冬温等病发生,人多死亡也。鼠疫即冬温之最重者。

春令以温生为常。倘或初春之时,气候过温。水中应当上升的阳热升的太过,则阳根拔泄,人与造化同气,于是春温等病发生,人多死亡也。腥红热,即春温之最虚者。

夏令以热长为常。此时太阳盛满地面的热,以下降土中为贵。夏日雨多,则阳热下降。酷热无雨,则阳热不降。人与造化同气,如阳热不降,于是霍乱等病发生,人多死亡也。

秋令以凉收为常。倘或深秋之时,大气燥结不降,热气散而不收。人与造化同气,于是发生时行感冒热伤风也。

大气有病之时,惟中气健旺之人,自已本身运动能圆,然后不随大气之不圆以俱病也。

又如人身下部之气损伤,交春必病极虚弱的温病。左部之气损伤,交夏必病胸中干塞的病。右部之气损伤,交冬必病干嗽的病。本身之气损伤,不能随大气的运动以俱圆,故病。

人身一小造化的证据,病重之时,方能显现得出。因无病之时,是整个圆运动。病重之时,整个运动分开,然后显出证据。整个圆运动者气也,人身之气,即宇宙之大气。

人身生命死亡的因果


人身个体的生命,乃秉受造化阴阳二气和平升降所成圆运动的中气而来。是人身之有生命,因人身有造化的中气也。中气之亡,约分数项。一由天年已尽,中气终了而中气亡。一由疾病将人身的圆运动消灭而中气亡。或由疾病经医治误,将人身的圆运动损坏而中气亡。一由造化之大气先病,使人身的圆运动失圆而中气亡。一由不善摄身,由渐而甚,将本身的圆运动损坏而中气亡。人有生命,因人身有造化的中气。中气既亡,所以死也。吾人身体轻健,眠食甘美,精神活泼,便是中气充足之象征。病人将死之前,必欲大便与恶心欲吐,便是上下脱离,中气将亡之象征。无病之人,精神短少,眠食不甘,便是气不足之象征。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生命宇宙篇导言下一篇:孔子的学说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